馬牙半支
(《綱目拾遺》)
【異名】馬牙莧(《奇方類編》),醬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鏡》),醬瓣草(汪連仕《采藥書》),醬板豆草(《周益生家寶方》),鐵梗半支、山半支(《綱目拾遺》),佛甲草、半支蓮(《浙江民間草藥》),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四川中藥誌》),仙人指甲(《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凹葉景天的全草。
【植物形態】凹葉景天
多年生肉質草本,高10~17厘米。莖下部匍匐,節上生須根,上部直立,淡紫色,略呈四方形,棱鈍,有槽,平滑。葉對生;倒卵形至倒卵狀匙形,長約1~2.7厘米,先端圓,中間微凹,基部沿莖下伸,成半圓形耳垂,全緣,光滑,表面綠色,中肋基部微凹,頂端不顯,背面中肋處為極細縱溝紋。復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綠色,匙形,長不到花瓣的1/2;花瓣5,黃色,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尖銳;雄蕊10,花絲細長;心皮5,分離,基部微合,胚珠多數。蓇葖果。花期夏秋間。
生於田野向陽處及山野溪旁巖石上。分布華東、華中、西南等地。
此外,圓葉佛甲草亦同等入藥,與上種的主要區別點為葉的先端鈍圓而不凹。分布於華東地區。
【采集】夏、秋收采。
【性味】酸,涼。
①《綱目拾遺》:"性寒。
②《浙江民間草藥》:"味酸,性涼,微毒。"
⑧《四川中藥誌》:"性涼,味淡,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利濕。治癰腫,疔瘡,吐血,衄血,血崩,帶下,瘰癧,黃疸,跌撲損傷。
①《綱目拾遺》:"消癰腫,治濕熱,利水和血。治腸癰,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風痹,跌撲,黃疸。擦汗斑尤妙。"
②《四川中藥誌》:"清熱解毒。治熱病,吐血,衄血,下血,紅崩及瘡毒紅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瘡毒紅腫:六月雪、芙蓉葉、魚腥草。共搗絨敷。(《四川中藥誌》)
②治吐血,衄血:六月雪同豬肉燉服。(《四川中藥誌》)
③治瘰癧:馬牙半支作菜常服。(《綱目拾遺》)
④治淋疾:芝麻一把,核桃一個,石上馬牙莧。共搗爛,滾生酒沖服。(《奇方類編》)
⑤治水臌:醬瓣草搗,合麝香貼臍眼。(汪連仕《采藥書》)
⑥治瘧:醬瓣豆草,略洗蒸熟,一日曬幹,不幹焙之,每斤配老姜一斤,磨細收貯。一日者一錢,二日者二錢,三日者三錢,酒雕服,服後次酒至醉。(《周益生家寶方》)
⑦治急痧:醬瓣草陰幹,每服三錢,水煎服。(《綱目拾遺》)
⑧治狗咬:以酒洗凈瘡口血,搗醬瓣半支罨上。(《綱目拾遺》)
【備考】《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