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
(《本經》)
【異名】龍沙(《本經》),卑相、卑鹽(《別錄》),狗骨(《廣雅》)。
【來源】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草質莖。
【植物形態】①草麻黃,又名:華麻黃。
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高30~70厘米。木質莖匍匐臥於土中;草質莖直立,黃綠色,節間細長,長2~6厘米,直徑1~2毫米。鱗葉膜質,鞘狀,長3~4毫米,下部1/3~2/3合生,圍繞莖節,上部2裂,裂片銳三角形,中央有2脈。花成鱗球花序,雌雄異株,少有同株者;雄花序闊卵形,通常3~5個成復穗狀,頂生及側枝頂生,稀為單生;苞片3~5對,革質,邊緣膜質,每苞片內各有1雄花;雄花具無色膜質倒卵形筒狀假花被;雄蕊6~8,伸出假花被外,花藥長方形或倒卵形,聚成一團,花絲合生1束;雌花序多單生枝瑞,卵圓形;苞片4~5對,綠色,革質,邊緣膜質,最上1對合生部分占1/2以上,苞片內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殼狀假花被,包圍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長成細長筒狀直立的珠被管,長1~1.5毫米。雌花序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2枚,卵形。花期5月。種子成熟期7月。
生長於幹燥高地、山崗、幹枯河床或山田中。分布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
②木賊麻黃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質莖粗大,直立;草質莖節間纖細而短,通常長1.5~2.5厘米,直徑1~1.5毫米。鱗葉膜質鞘狀,下部3/4合生,上部通常2裂,鈍三角形。雄花序多單生,或3~4集生於節上,有苞片3~4對,基部約1/3合生;假花被窄倒卵形,雄蕊6~8;雌花序單生,常在節上成對,花序窄橢圓形,苞片3對,最上1對約2/3合生,胚珠1~2,珠被管長1.5~2.5毫米,常略彎曲。雌花序成熟時成肉紅色漿果狀,有短柄。種子多為1枚,窄長卵形。花期6~7月。種子成熟期8~9月。
生長於幹燥山地及山壁石縫中。主要分布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甘肅、新疆、四川西部等地。
③中麻黃
灌木,高達1米以上。莖枝較前兩種粗壯,草質莖對生或輪生,常被白粉,節間長3~6厘米,直徑2~3毫米。鱗葉膜質鞘狀,下部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裂片鈍三角形或三角形。雄花序數個簇生節上,卵形;苞片3片1輪,有5~7輪,或2片對生,共有5~7對;假花被倒卵形或近圓形;雄蕊5~8,花絲完全合生,或大部分為2束;雌花序3個輪生或2個對生於節上,長橢圓形;苞片3~5輪或3~5對,最上1輪或1對苞片有雌花2~3,珠被管長1.5~2.5毫米,常螺旋狀彎曲;雌花序成熱時紅色肉質,常被白粉。種子2~3。
生長於多沙地帶、沙漠或幹燥山地。分布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新疆、青海、四川等地。
以上植物的根(麻黃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8~10月間割取綠色細枝,或連根拔起,去凈泥土及根部,放通風處晾幹或晾至6成幹時,再曬幹。放置幹燥通風處,防潮防黴。
【藥材】①草麻黃
又名:田麻黃。莖呈細長圓柱形而微扁,少分枝,直徑約1~2毫米,通常切成長約2~3厘米的小段。表面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縱走棱線,手觸之微有粗糙感,節明顯,節間長2.5~6厘米。節上有膜質鱗葉2片(稀3片),長約3~4毫米,上部灰白色,銳長,三角形,尖端反曲,基部棕紅色,連合成筒狀。莖質脆,易折斷,斷面略纖維性,外圈為綠黃色,中央髓部呈紅棕色。氣微香,味微苦澀。
②木賊麻黃
莖呈細長圓柱形,多分枝,較草麻黃稍細,直徑約1~1.5毫米。表面草綠色至黃綠色,有縱走棱線,手觸之無粗糙感,節間長1.5~3厘米。節上有2片(稀3片)膜質鱗葉,長約1~2毫米,上部為短三角形,灰白色,尖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至黑棕色,連合成筒狀。其他與上種相似。
③中麻黃
呈細長圓柱形,直徑為1.5~3毫米,全草呈黃綠色,節上的膜質鱗葉為3片輪生,長約2~3毫米。灰白色,先端銳尖,節間長2~6厘米,手觸之有粗糙感。
三者均以幹燥、莖粗、淡綠色、內心充實、味苦澀者為佳。
主產山西、河北、甘肅、遼寧、內蒙古、新疆、陜西、青海、吉林等地。
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同屬植物矮麻黃(分布四川、西藏、雲南)、麗江麻黃(分布雲南、四川)、膜果麻黃(分布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雙穗麻黃(分布東北、新矗)等的草質莖,亦作麻黃使用。
【化學成分】草麻黃莖含生物堿1~2%,其中40~90%為麻黃堿,其次為偽麻黃堿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黃堿、d-N-甲基偽麻黃堿、l-去甲基麻黃堿、d-去甲基偽麻黃堿、麻黃次堿;又含兒茶鞣質6%和揮發油,揮發油中含有l-α-松油醇。
木賊麻黃含生物堿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黃堿和偽麻黃堿。本品還含有鞣質、黃酮甙、糊精、菊粉、澱粉、果膠、纖維素、葡萄糖等糖類化合物和草酸、檸檬酸、蘋果酸、延胡索酸等有機酸類中麻黃含多量麻黃堿,尚含鞣質、黃酮甙、糊精、菊粉、澱粉、果膠、纖維素、葡萄糖等。
矮麻黃含總生物堿(以麻黃堿計)1.15%,其新鮮葉含蠟0.15%,其中主成分是廿九烷醇、廿九烷、卅烷醇。
【藥理作用】①麻黃堿的作用
㈠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麻黃堿的血管收縮作用比較溫和而持久,血管舒張作用很微弱,因此用於鼻粘膜腫脹,收縮作用既長,且無續發性血管擴張作用;能使冠狀血管擴張,增加冠脈流量,與垂體後葉素合用於升壓時,能克服大量垂體後葉素所引起的冠狀血管收縮及心臟抑制。麻黃堿的升壓作用緩慢持久,可維持數小時,收縮壓的升高較舒張壓為顯著,舒張壓一般不降低。對於心臟也有強大的興奮作用,但反復應用,或一次應用很大劑量,易於產生抑制;亦可能擾亂心律,但較腎上腺素弱得多;在嚴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麻黃堿與洋地黃同用時,則易引起心律紊亂。㈡對中樞的作用:麻黃堿如用較大治療量即能興奮大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引起精神興奮、失眠、不安、震顫等癥狀,亦能興奮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在麻醉藥中毒時有蘇醒作用,且可用於發作性睡眠病。㈢對平滑肌的影響:麻黃堿對支氣管平滑肌的解痙作用較持久,特別在支氣管處於痙攣狀態時其作用更顯著;作用於虹膜輻狀肌可使瞳孔擴大,也能使胃腸道肌肉松弛,抑制蠕動,但能增加膀胱括約肌的張力,這對遺尿癥是有利的;它還可興奮離體子宮,但對正常婦女及月經困難者則可減少子宮活動。㈣其他:麻黃堿對骨胳肌有抗疲勞作用,能促進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經肌肉間的傳導,可用於重癥肌無力的治療;還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較弱而不恒定。麻黃堿及麻黃總生物堿對正常及發熱描均不表現發汗作用,在一般情況下,麻黃堿對人不能誘發出汗,但當人處在高溫環境中,此時用麻黃堿50~60毫克1.5~2小時後,汗液分泌要比來用麻黃堿者更快更多,而皮下註射麻黃堿的局部皮膚,並不引起特殊的汗分泌,因此,麻黃堿的這種作用,可能系中樞性的。㈤麻黃堿的作用原理:麻黃堿的作用屬於混合型,大部分是由於同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而產生的直接作用,小部分由於促進介質釋放的間接因素。麻黃堿反復應用時易產生快速耐受性,作用迅速減弱,最後可以完全無效,經數小時後可以恢復,在快速耐受形成的機理中,也具有直接與間接兩種因素,有人用離體家兔主動脈條進行實驗,認為麻黃堿除作用於腎上腺素能受體外,對主動脈平滑肌尚可能有其他作用受體;也有人提出去氧麻黃堿的急速耐受與中樞調節有關,但破壞中腦外側網狀核並無影響。
②偽麻黃堿的作用
在升壓作用,收縮鼻粘膜血管之作用方面,麻黃堿最強,人工合成的消旋麻黃堿次之,偽麻黃堿最弱。毒性亦以麻黃堿最強(100),消旋麻黃堿次之,偽麻黃堿最弱(56.5)。偽麻黃堿較麻黃堿有顯著利尿作用,用水、鹽水及尿素後,更進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對麻醉狗則尿量反而減少,對輕癥實驗性腎小管性腎炎之犬仍然產生利尿反應,嚴重者則無利尿作用。離體兔肺灌流實驗表明,偽麻黃堿極稀的溶液及濃溶液均使支氣管松弛,中等濃度則使支氣管肌收縮,而甲基麻黃堿任何濃度均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
③麻黃次堿的作用
麻黃次堿能降低血壓,增加離體豚鼠子宮的收縮及離體兔腸的蠕動,麻黃根浸膏靜脈註射於貓及家兔亦有降壓作用。
④草麻黃中提得的麻黃揮發油,在體外試驗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給感染A型、PR8型流感病毒的小白鼠皮下註射有治療作用(存活日期增加,肺損傷降低)。麻黃油乳劑對肌註消毒牛乳引起人工發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麻黃揮發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對正常小白鼠體溫均有降溫作用,但麻黃揮發油作用不如松油醇明顯。麻黃揮發油乳劑灌胃、肌註、腹腔註射對正常及發熱貓均不表現發汗作用(以足跖部有無潮濕及汗珠為指標),對發熱病人亦無發汗作用。一定劑量的麻黃堿能對抗麻黃油乳劑引起的小鼠鎮靜作用及兔全身肌肉癱瘓現象,對蟾蜍心臟,麻黃油乳劑只表現抑制作用,麻黃堿並不能拮抗此作用,麻黃油乳劑在不影響肌緊張的劑量時,對兔呼吸運動呈先興奮後抑制。麻黃揮發油乳劑口服安全度很大,註射於家兔腹部或耳部皮下組織均有一定時刺激作用,對家兔眼結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麻杏石甘湯在雞胚實驗中對陜中61-l株流感病毒有抗病毒作用,其作用主要為麻黃;石膏、甘草、杏仁對麻黃的抗病毒作用,並不表現協同。麻杏石甘湯,麻黃、甘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麻黃的作用較強。
【炮制】麻黃:揀去雜質,去盡木質莖及殘根,用水洗凈,微潤後切段,幹燥即得。麻黃絨:取已經加工切碎的凈麻黃放在碾槽裏,研至纖維疏松成絨狀。蜜麻黃:取麻黃段,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麻黃段100斤,用煉熟蜂蜜10~15斤)
《本草備要》:"用醋湯略泡,曬幹備用。亦有用蜜炒者。"
【性味】辛苦,溫。
①《本經》:"味苦,溫。"
②《藥性論》:"味甘,平。"
③《醫學啟原》:"《主治秘要》雲,性溫,味甘辛。"
【歸經】入肺、膀胱經。
①《珍珠囊》:"入手大陰。"
②《湯液本草》:"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
③《藥品化義》:"入肺、大腸、包絡、膀胱四經。"
【功用主治】發汗,平喘,利水。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痹,皮膚不仁,風疹瘙癢。
①《本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
②《別錄》:"主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
③《藥性論》:"治身上毒風頑痹,皮肉不仁。"
④《日華子本草》:"通九竅,調血脈,禦山嵐瘴氣。"
⑤《珍珠囊》:"泄衛中實,去營中寒,發太陽、少陰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竅閉塞不通、香臭不聞,肺寒咳嗽。"
⑦《綱目》:"散赤目腫痛,水腫,風腫,產後血滯。"
⑧《科學的民間藥草》:"治氣喘,幹草熱,百日咳,氣管支炎等。"
⑨《現代實用中藥》:"對關節疼痛有效。"J
⑩《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治腹痛,下痢,疝氣,目疾及感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宜先煎,去水面浮沫),0.5~2錢;或入丸、散。
【宜忌】凡素體虛弱而自汗、盜汗、氣喘者,均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厚樸為之使。惡辛夷、石韋。"
②《別錄》:"不可多服,令人虛。"
③《蜀本草》:"白薇為之使。"
④《醫學入門》:"傷風有汗及陰虛傷食者禁用。"
⑤《本草經疏》:"表虛自汗,陰虛盜汗;肺虛有熱,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瘡疤熱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靨;虛人傷風,氣虛發喘;陰虛火炎,以致眩暈頭痛;南方中風癱瘓,及平日陽虛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選方】①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傷寒論》麻黃湯)
②治太陽病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傷寒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③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④治風痹榮衛不行,四肢疼痛:麻黃五兩(去根節了,秤),桂心二兩。上搗細羅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餳。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茶匙,頻服,以汗出為度。(《聖惠方》)
⑤治傷寒熱出表,發黃疸:麻黃三兩,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盡服之,溫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時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黃淳酒湯)
⑥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滿氣短: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以衣被蓋覆睡,取微汗為度。(《局方》三拗湯)
⑦治病瘡皰倒黡黑者:麻黃(剪去節)半兩,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熱盡服之,避風,伺其瘡復出。一法用無灰酒煎,但小兒不能飲酒者難服,然其效更速。(《本草衍義聲)
【名家論述】①李杲:"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六淫有余之邪,客於陽分皮毛之間,腠理閉拒,營衛氣血不行,故謂之實,二藥輕清,故可去之。"
②《湯液本草》:"夫麻黃治衛實之藥,桂枝治衛虛之藥。桂枝、麻黃,雖為太陽證藥,其實榮衛藥也。肺主衛(為氣),心主榮(為血),故麻黃為手太陰之劑,桂枝為手少陰之劑。故傷寒傷風而嗽者,用麻黃桂枝,即湯液之源也。"
⑦《本草經疏》:"麻黃,輕可去實,故療傷寒,為解肌第一。專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若邪氣者,蓋以風寒濕之外邪,客於陽分皮毛之間,則腠理閉拒,榮衛氣血不能行,故謂之實,此藥輕清,故能去其壅實,使邪從表散也;咳逆上氣者,風寒郁於手太陰也;寒熱者,邪在表也;五臟邪氣緩急者,五緩六急也;風脅痛者,風邪客於脅下也,斯皆衛實之病也。衛中風寒之邪既散,則上來諸證自除矣。其曰消赤黑斑毒者,若在春夏,非所宜也。破癥堅積聚,亦非發表所能。潔古雲:去榮中寒邪,泄衛中風熱,乃確論也。多服令人虛,走散真元之氣故也。"
④《本草通玄》:"麻黃輕可去實,為發表第一藥,惟當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為相宜。雖發熱惡寒,茍不頭疼、身痛、拘急、脈不浮緊者,不可用也。雖可汗之癥,亦當察病之重輕,人之虛實,不得多服。蓋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誤汗,雖可汗而過汗,則心血為之動搖,或亡陽,或血溢而成壞癥,可不兢兢致謹哉。"
⑤《本草正》:"麻黃以輕揚之味,而兼辛溫之性,故善達肌表,走經絡,大能表散風邪,祛除寒毒。一應溫疫、瘧疾、瘴氣、山嵐,凡足三陽表實之證,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陰、厥陰筋骨之間,非用麻黃、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則在佐使之間,或兼氣藥以助力,可得衛中之汗;或兼血藥以助液,可得營中之汗;或兼溫藥以助陽,可逐陰凝之寒毒;或兼寒藥以助陰,可解炎熱之瘟邪;此實傷寒陰瘧家第一要藥,故仲景諸方,以此為首,實千古之獨得者也。今見後人多有畏之為毒藥而不敢用,又有謂夏月不宜用麻黃者,皆不達。雖在李氏有雲,若過發汗則汗多亡陽,若自汗表虛之人,用之則脫人元氣,是皆過用及誤用而然,若陰邪深入,則無論冬夏,皆所最宜,又何過之有。此外如手太陰之風寒咳嗽,手少陰之風熱斑疹,足少陰之風水腫脹,足厥陰之風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為最。然柴胡、麻黃俱為散邪要藥,但陽邪宜柴胡,陰邪宜麻黃,不可不察也。"
⑥《藥品化義》:"麻黃,為發表散邪之藥也。但元氣虛及勞力感寒或表虛者,斷不可用。若誤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瞤,為亡陽癥。至若春分前後,元府易開,如患足太陽經癥,彼時寒變為溫病,量為減用,入六神通解散,通解表裏之邪,則榮衛和暢。若夏至前後,陽氣浮於外,膚腠開泄,人皆氣虛,如患足太陽經癥.寒又變熱癥,不可太發汗,使其元氣先泄,故少用四、五分入雙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裏,此二者乃劉河間《元機》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時感暴風寒,閉塞肺氣,咳嗽聲啞,或鼻塞胸滿,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湯以發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兒疹子,當解散熱邪,以此同杏仁發表清肺,大有功效。"
⑦《醫學衷中參西錄》:"受風水腫之癥,《金匱》治以越婢湯,其方以麻黃為主,取其能祛風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臨癥用其方,服藥後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頓能利下,而腫亦遂消。東人三浦博士,用麻黃十瓦,煎成水一百瓦,為一日之量,分三次服下,治慢性腎炎小便不利及腎臟萎縮小便不利,用之有效有不效,以其癥之涼熱虛實不同,不知用他藥佐之以盡麻黃之長也。試觀《金匱》水氣門越婢湯,麻黃輔以石膏,因其脈浮有熱也(脈浮固系有風,實亦有熱),麻黃附子湯輔以附子,因其脈沈而寒也;通變化裁,息息與病機相符,是真善用麻黃者矣。古方中用麻黃,皆先將麻黃煮數沸吹去浮沫,然後納他藥,蓋以其所浮之沫發性過烈,去之所以使其性歸和平也。麻黃帶節發汗之力稍弱,去節則發汗之力較強,今時用者,大抵皆不去節。至其根則純系止仟之品,本是一物,而其根莖之性若是迥殊,非經細心實驗,何以知之?陸九芝謂:麻黃用數分,即可發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則可,非所論於北方也。蓋南方氣暖,其人肌膚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黃不過錢之語。北方若至塞外,氣候寒冷,其入之肌膚強厚,若更為出外勞碌,不避風霜之人,又當嚴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錢始得汗者。夫用藥之道,貴因時、因地、因人,活潑斟酌,以勝病為主,不可拘於成見也。"
⑧《本草正義》:"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泄氣機,是為治感第一要藥,雖曰解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泄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觀於《本草經》主中風傷寒,去邪熱氣,除寒熱之說,及後人並治風熱斑疹,熱痹不仁,溫瘧嵐瘴,其旨可見。且仲景麻黃湯之專主太陽病寒傷營者,以麻黃與桂枝並行,乃為散寒之用,若不與桂枝同行,即不專主散寒發汗矣。抑麻黃之泄肺,亦不獨疏散外來之邪也,茍為肺氣郁窒,治節無權,即當借其輕揚,以開痹著,如仲景甘草麻黃湯之治裏水黃腫,《千金》麻黃醇酒湯之治表熱黃疸,後人以麻黃治水腫氣喘,小便不利諸法,雖曰皆取解表,然以開在內之閉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啞:熱邪窒肺,而為濁涕鼻淵;水飲漬肺,而為面浮喘促;火氣灼肺,而為氣熱息粗,以及燥火內燔,新涼外束,幹咳嗌燥等證,無不恃以為疏達肺金,保全清肅之要務,較之杏、貝苦降,桑皮、杷葉等之遏抑閉塞者,功罪大是不侔。""麻黃性質最輕,氣味又淡,《本草》雖曰苦溫,亦因其功用而懸擬之,不過言其溫和升發之義耳。乃流俗畏之,幾以為大溫大熱之藥,則李瀕湖《綱目》性熱一言誤之也。……而繆氏《經疏》更為過甚之詞,竟有味大辛,氣大熱之說。……不知麻黃發汗,必熱服溫覆,乃始得汗,不加溫覆,並不作汗,此則治驗以來,鑿鑿可據者。且亦惟寒邪在表,乃宜少少取汗,以解表邪之寒熱。若用以泄肺開喑,亦且無取乎得汗,而奏效甚捷,何況輕揚之性,一過無余,亦必不能大汗頻仍,留戀藥力,釀為巨患。"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