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蕎麥功效和作用

蕎麥 蕎麥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蕎麥
(《千金·食治》)
【異名】烏麥、荍麥(《日用本草》),花蕎、甜養(《綱目》),蕎子(《草木便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蕎麥的種子。
【植物形態】蕎麥,又名:凈腸草(《植物名實圖考》),鹿蹄草、流註草。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光滑,紅色,稀具乳頭狀突起,高40~110厘米。葉互生.心狀三角形成三角狀箭形,有的近五角形,長2.5~5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下部裂片圓形或漸尖,基部近心形或戟形,葉脈被乳頭狀突起;下部葉有長柄,上部葉無柄;托鞘膜質,短筒狀,早落;總狀傘房花序腋生和頂生,短而密集成簇;花梗長;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具細長的小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深5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雄蕊8;花柱3,柱頭頭狀,子房1室,具3棱。瘦果三角狀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漸尖,具3棱,棕褐色,光滑。花果期7~8月。
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和栽培。本植物的莖葉(養麥稭),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霜降前後種子成熱時收割,打下種子,曬幹。
【化學成分】瘦果中含水楊胺,4-羥基苯甲胺,N-水楊叉替水楊胺。
【性味】甘,涼。
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無毒。"
②《嘉祐本草》:"味甘,平寒,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歸經】入脾、胃、大腸經。
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陰、陽明經。"
②《本草求真》:"入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用主治】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噤口痢疾,赤遊丹毒,癰疽發背,瘰癧,湯火灼傷。
①孟詵:"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
②《綱目》:"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
③《本草備要》:"解酒積。"
④《安徽藥材》:"治淋病。"
⑤《中國藥植圖鑒》:"可收斂冷汗。"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蕎麥食之難消,動大熱風。"
②《本草圖經》:"蕎麥不宜多食,亦能動風氣,令人昏眩。"
③《品匯摘要》:"不可與平胃散及礬同食。"
④《醫林纂要》:"蕎,春後食之動寒氣,發痼疾。"
⑤《得配本草》:"脾胃虛寒者禁用。"
【選方】①治絞腸痧痛:養麥面一撮。炒黃,水烹服。(《簡便單方》)
②治禁口痢疾:蕎麥面每服二錢。砂糖水調下。(《坦仙皆效方》)
③治男子白濁,女子赤白帶下:荍麥炒焦為末,雞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日三服。(《綱目》濟生丹)
④治小兒油丹亦腫:蕎麥面醋和敷之。(《兵部手集方》)
⑤治痘疹潰爛,膿汁淋漓,疼痛者:蕎麥,磨取細面,痘瘡破者,以此敷之;潰爛者,以此遍撲之。(《痘疹世醫心法》蕎麥粉)
⑥治湯火燒:蕎麥面炒黃色,以井華水調敷。(《奇效良方》)
⑦治蛇盤瘰癧,圍接項上:蕎麥(炒,去殼)、海藻、白僵蠶(炒,去絲)等分。為末,白梅浸湯,取肉減半,和丸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後臨臥米飲下,日五服。其毒當從大便泄去。若與淡菜連服尤好,淡菜生於海藻上,亦治此也。忌豆腐、雞、羊、酒、面。(《綱目》)
⑧治腳雞眼:以荸薺汁同蕎麥調敷腳雞眼。三日,雞眼疔即拔出。(《本草撮要》)
⑨治瘡頭黑凹:蕎麥面煮食之,即發起。(《仁齋直指方》)
⑩治癰疽發背,一切腫毒:荍麥面、硫黃各二兩。為末,井華水和作講曬收。每用一餅,磨水敷之,痛則令不痛,不痛則令痛。(《仁齋直指方》)
【名家論述】①《綱目》:"蕎麥,最降氣寬腸,故能煉腸胃滓滯,而治濁、帶、泄痢腹痛上氣之疾。氣盛有濕熱者宜之。若脾胃虛寒人食之,則大脫元氣而落須眉,非所宜矣。孟詵雲益氣力者,殆未然也。按楊起《簡便方》雲,肚腹微微作痛,出即瀉,瀉亦不多,日夜數行者,用蕎麥面一味作飯。連食三四次即愈。予壯年患此兩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氣藥,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轉用皆效,此可征其煉積滯之功矣。《普濟》治小兒天吊及歷節風方中,亦用之。"
②《本草求真》:"蕎麥,味甘性寒,能降氣寬腸,消積去穢,凡白帶、白濁、泄痢、痘瘡潰爛、湯火灼傷、氣盛濕熱等癥,是其所宜。且炒焦熱水沖服,以治絞腸痧腹痛;醋調塗之,以治小兒丹毒赤腫亦妙;蓋以味甘入腸,性寒瀉熱,氣動而降,能使五臟滓滯,皆煉而去也。若使脾胃虛弱,不堪服食,食則令人頭暈。"
③《隨息居飲食譜》:"荍麥,羅面煮食,開胃寬腸,益氣力,禦風寒,煉滓穢,磨積滯,與蘆菔同食良。以性有微毒而發痼疾,蘆菔能制之也。"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喬木紫珠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蕎麥稭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