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水龍骨功效和作用

水龍骨 水龍骨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水龍骨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草石蠶(《綱目拾遺》),石蠶、鐵打粗(《中國藥植誌》),青竹標、巖雞尾、人頭發(《貴州民間藥物》),倒水蓮、青蓮、骨碎補、石倒水蓮、青倒水蓮(《廣西藥植名錄》),騸雞尾、青豆梗(《貴州草藥》),青龍骨、綠腳代骨丹(《江西草藥》),拐棗金釵、石龍(《陜西中草藥》),青石蠶(《浙江民間草藥》),石豇豆、青石蓮(《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水龍骨的根莖。
【植物形態】水龍骨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肉質,細棒狀,橫走彎曲分歧,鮮時青綠色,幹後變為黑褐色,表面光滑或被鱗片,並常被白粉;鱗片通常疏生在葉柄基部或根狀莖的幼嫩部,易脫落,深褐色,卵狀披針形而先端狹長,網脈較粗而顯著,網眼透明。葉疏生,直立;葉柄長3~8厘米,鮮時帶綠色,幹後變為淡褐色,表面光滑無毛,但散有褐色細點,基部呈關節狀;葉片羽狀深裂,羽片14~24對,線狀矩圓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鈍形或短尖,全緣,基部一對羽片通常較短而稍下向,紙質,兩面密被褐色短絨毛,葉脈除中肋及主脈外不明顯。孢子囊群圓形,位於主脈附近,無囊群蓋,孢子囊多數,金黃色。
生於陰濕巖石上或樹幹上。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采得後除去須根及葉片,切段,曬幹。
【藥材】幹燥的根莖,呈細棒狀,稍彎曲,有分歧,肉質。長6~10厘米,直徑3~4毫米。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縱皺紋,並被白粉,一側有須根痕或殘留的須根。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光滑。氣無,味微苦。
此外,尚有下列同屬植物在少數地區亦同等入藥:歐亞水龍骨,使用於新疆;中華水龍骨,使用於陜西。
【性味】苦,涼。
①《貴州民間藥物》:"涼,微苦。"
②《浙江民間草藥》:"性涼,味酸帶辛。"
③《新疆中草藥手冊》:"甘,平。"
④《陜西中草藥》:"苦澀,平。"
【功用主治】化濕,清熱,祛風,通絡,治痧穢泄瀉,痢疾,淋病白濁,風痹,腰痛,火眼,瘡腫。
①王安卿《采藥誌》:"解硫黃、毒蛇毒。治發背,癰疽,結核,竹、木、魚刺,黃疸,熱淋,洗眼疾,陰濕瘡。"
②《綱目拾遺》:"治風痹,羊毛痧。"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酒煎服。"
④《中國藥植誌》:"止瀉。"
⑤《貴州民間藥物》:"舒經活絡,止痛,止咳。"
⑥《浙江民間草藥》:"治五淋白濁,"
⑦《廣西藥植名錄》:"接骨,散血,治痢疾。"
⑧《新疆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腸炎,小兒高熱驚風。"
⑨《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消腫散瘀。治跌打損傷,勞傷,腰腿痛,半身不遂,禿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病後骨節疼痛:新鮮巖雞尾一把,熬水,兌燒酒少許洗身上(由上至下)數次。(《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勞傷:石龍、石澤蘭各五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③治手指瘡毒:幹石蠶一兩,沖黃酒服,渣滓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④治風火眼,紅腫疼痛:幹石蠶二兩,加冰糖,水煎,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⑤治蕁麻疹:鮮水龍骨根莖二至四兩,紅棗十個。水煎服。另取全草一斤煎水,趁熱洗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⑥治咳嗽:騸雞尾、爬地香、巖萵苣、石豇豆、石玉簪等的根及生姜各一錢,煎水服;或將藥包在雞或豬肉內,同時燉熟,每晚睡醒後吃一小碗,分三至四次吃完。(《貴州草藥》)
⑦治小兒高熱驚風:鮮水龍骨一兩,一枝黃花五錢,水煎服。
⑧治尿路感染:水龍骨二兩,芋麻根一兩,水煎服。
⑨治牙痛:鮮水龍骨三錢,金銀花五錢,中華常春藤三錢,水煎服。(⑦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急性關節炎:水龍骨根四兩,冰糖少許,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水龍膽草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水蘆荻根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