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蟬
(《本經》)
【異名】鳴蜩(《詩經》),蝒、馬蜩(《爾雅》),螃(《方言》),鳴蟬(《唐本草》),秋蟬(《聖惠方》),蜘蟟(《七修類稿》),蚱蟟(《中藥誌》),知了(《江蘇藥材誌》)。
【來源】為蟬科昆蟲黑蚱的全蟲。
【動物形態】黑蚱
雄蟲體長而寬大,長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蟲稍短;黑色,有光澤。頭部橫寬,中央向下凹陷,顏面頂端及側緣淡黃褐色。復眼1對,大而橫寬,呈淡黃褐色;單眼3個,位於復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觸角短小,位於復眼前方。前胸背板兩側邊緣略擴大,中胸背板有2個隱約的中央線狀淡赤褐色的錐形斑。翅2對,透明有反光,翅脈顯明,前緣淡黃褐色,翅基室1/3為黑色,亞前緣室呈黑色,並有一淡黃褐色斑點。後翅基部2/5為黑色。雄蟲具鳴器,雌蟲則無。足3對,淡黃褐色,腿節上的條紋、脛節基部及端部均黑色。腹部各節黑色,末端略尖,呈鈍角。雄蟲腹蓋發達,不及腹部的一半,外緣呈弧形隆起;腹蓋的外緣與後緣、各腹節的後緣以及分布在腹面分散的點,均為淡黃褐色。雌蟲腹蓋不發達,產卵器顯著。
生活史長,一個世代要經12~13年。若蟲進入土內,吸取樹根汁液,經幾次蛻皮羽化為成蟲。成蟲多棲於柳、插、楓楊及蘋果、梨、桃、杏等闊葉樹木上。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
本昆蟲的蛻殼(蟬蛻)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6~7月間捕捉,捕得後蒸死,曬幹。
【性味】鹹甘,寒。
①《本經》:"味鹹,寒。"
②《別錄》:"甘,無毒。"
【歸經】《本草匯言》:"入手太陰、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熄風,鎮驚。治小兒驚風,癲癇,夜啼。
①《本經》:"主小兒驚癇,夜蹄,癲病,寒熱。"
②《別錄》:"主驚悸,婦人乳難,胞衣不出,又墮胎。"
③《藥性論》:"主小兒驚哭不止,殺疳蟲,去壯熱,治腸中幽幽作聲。"
④《唐本草》:"主小兒癇絕不能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個;或入丸、散。
【選方】①治小兒風熱驚悸: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炒),茯神半兩,龍齒三分(細研),麥門冬半兩(去心,焙),人參三分(去蘆頭),鉤藤三(二)分,牛黃二錢(細研),蛇蛻皮五寸(燒灰),杏仁二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搗羅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蚱蟬散)
②治小兒初生百日內發癇:蚱蟬(煆)、赤芍藥各三分,黃芩二分。為末。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服。(《普濟方》蚱蟬散)
③治諸風癇,胸中痰盛:幹蚱蟬七枚(微炙),白蘚皮一兩,鉤藤、細辛(去土)、川芎(銼,微炙)、天麻、牛黃(別研)各一分,蛇蛻五寸許(炙令黃)。上搗羅為末,同牛黃拌勻。每服一錢,水八分,入人參、薄荷各少許,煎五分,去滓,稍熱服。(《普濟方》蚱蟬湯)
④治小兒天釣,眼目搐上,筋脈急:蚱蟬一分(微炒),幹蠍七枚(生用),牛黃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上藥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服。(《聖惠方》蚱蟬散)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