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虎耳草功效和作用

虎耳草 虎耳草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中文名】虎耳草(《履巉巖本草》)
【類別】全草類
【異名】石荷葉(《綱目》),金線吊芙蓉、老虎耳(《生草藥性備要》),系系葉(《簡易草藥》),天荷葉、金絲荷葉(《現代實用中藥》),絲棉吊梅(《中國藥植誌》),耳聾草、豬耳草、獅子草(《福建民間草藥》),金錢荷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金線蓮(《江西民間草藥》),石丹藥(《四川中藥誌》),佛耳草、絲絲草、蟹殼草、搽耳草、貓耳朵(《湖南藥物誌》),耳朵草(《閩東本草》),紅絲絡、紅線草、紅線繩、水耳朵、月下紅、金絲草、耳朵紅、銅錢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虎耳草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40厘米,全體有毛。匍匐枝赤紫色,絲狀,著地可生幼苗。葉數片,叢生在莖基部;圓形或腎形,肉質而厚,寬4~9厘米,先端渾圓,邊緣淺裂狀或波狀齒,每淺裂疏生鋸齒3~4個,基部心臟形或截形,上面綠色,下面帶紫紅色,有小圓點;葉柄長,基部膨大。花莖由葉腋抽出,比葉高2倍以上,赤色;總狀花序長12~20厘米,苞片卵狀橢圓形,先端尖銳,小花柄密被紅紫色腺毛;萼5片,卵形,先端漸尖;花瓣5片,白色,不整齊,下面2片較大,上面3片較小;雄蕊10,不等長;蜂蕊1,子房球形,上位,花柱2歧,柱頭細小。蒴果卵圓形,頂端2深裂,呈嘴狀。種子卵形,具瘤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7~11月。
生於陰濕處、溪旁樹蔭下、山間小溪旁或巖石上。分布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扛、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但以花後采者為好。
【化學成分】含生物堿、硝酸鉀及氯化鉀、熊果酚甙。其葉綠體中所含的酚酶能將順式咖啡酸氧化為相應的鄰位醌,後者經自然氧化而生成馬栗樹皮素。
【性味】①《履巉巖本草》:"性涼,有毒。"
②《綱目》:"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祛風,清熱,涼血解毒。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①《履巉巖本草》:"治痔疾腫毒,用少些曬幹人馬子(便桶)內燒熏。"
②《綱目》:"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則止吐利。又治聤耳,搗汁滴之。"
③《生草藥性備要》:"治耳內暴熱毒,紅腫流膿疼痛,捶汁滴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
④《植物名實圖考》:"喉閉無音,用以代茶。亦治吐血。"
⑤《分類草藥性》:"清肺熱,治咳嗽,療風疹、丹毒。"
⑥《現代實用中藥》:"塗瘡癰,凍瘡,及毒蟲刺傷等。"
⑦《江西民間草藥》:"治肺熱咳嗽氣逆,吐血,肺癰吐臭膿,百日咳,肝火,童子癆。"
⑧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濕消腫,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外傷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汁滴或煎水熏洗。
【選方】①治中耳炎:鮮虎耳草葉搗汁滴入耳內。(《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蕁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藥誌》)
③治風丹熱毒,風火牙痛:鮮虎耳草一兩,水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④治風疹瘙癢,濕疹:鮮虎耳草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⑤治濕疹,皮膚瘙癢:鮮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濕,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去渣,外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⑥治肺熱咳嗽氣逆:虎耳草三至六錢,冰糖半兩。水煎服。
⑦治百日咳:虎耳草一至三錢,冰糖三錢。煎服。
⑧治肺癰吐臭膿:虎耳草四錢,忍冬葉一兩。水煎二次,分服。
⑨治吐血:虎耳草三錢,豬皮肉四兩。混同剁爛;做成肉餅,加水蒸熟食。(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⑩治血崩:鮮虎耳草一至二兩,加黃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⑾治痔瘡:虎耳草一兩,水煎,加食鹽少許,放罐內,坐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間草藥》)
⑿治凍瘡潰爛:鮮虎耳草葉搗爛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取虎耳草鮮葉數片,搗汁,紗布過濾,加適量冰片,裝入滴眼瓶內備用。用時先用3%雙氧水洗滌外耳道,將膿性分泌物清除幹凈,然後取虎耳草液滴耳,每次1~2滴,每日3次。治療化膿性中耳炎31例,急性25例平均3天治愈,慢性6例平均7天見效。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虎肚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虎耳還魂草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