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葛根
(《貴州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
【植物形態】蛾眉葛藤,又名:苦葛。
藤本。根粗大。莖長數米,被稀疏黃色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具長柄;頂端小葉闊橢圓形或近於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於闊楔形,兩面被伏貼的白色長硬毛;兩側小葉斜闊卵形;托葉盾狀,橢圓形,小托葉狹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長7~20厘米,花多數;萼具4齒,萼齒披針形,均密被黃色短硬毛;花蝶形,紫紅色。莢果帶形,密被黃色長硬毛。花期7~8月。8月初開始結果。
生於草坡或灌木叢中。分布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花(苦葛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辛苦,平。
【功用主治】清熱,透疹,生津止渴。
【選方】①治麻疹不透:苦葛根、一枝黃花各五錢。煎水服。
②治吐血:苦葛根,見血飛、烏泡根、苦參根各五錢至一商。煨水服。
③治消渴癥:苦葛根二兩,胭脂花根一兩。煨水服。
④治白口瘡:鮮苦葛根(燒炭研末)、枯礬粉各五分。混勻搽口腔患處。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