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澤瀉功效和作用

澤瀉 澤瀉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澤瀉
(《本經》)
【異名】水瀉、芒芋、鵠瀉(《本經》),澤芝(《典術》),及瀉(《別錄》),天鵝蛋、天禿(《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塊莖。
【植物形態】澤瀉,又名:蕒(《詩經》),蕍、蔦、牛唇(《爾雅》),水涾菜(《救荒本草》),水澤、耳澤。
多年生沼澤植物,高50~100厘米。地下有塊莖,球形,直徑可達4.5厘米,外皮褐色,密生多數須根。葉根生;葉柄長5~54厘米,葉鞘寬5~20毫米;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5~18厘米,寬2~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廣楔形,圓形或稍心形,全緣,兩面均光滑無毛,葉脈6-7條。花莖由葉叢中生出,總花梗通常5~7,輪生,集成大形的輪生狀圓錐花序;小花梗長短不等,傘狀排列;苞片披針形至線形,尖銳;萼片3,綠色,廣卵形,長2~3毫米,寬1.5毫米;花瓣3,白色,倒卵形,較萼短;雄蕊6;雌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側扁,花柱側生。瘦果多數,扁平,倒卵形,長1.5~2毫米,寬約1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於沼澤邊緣。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貴州、雲南、新疆等地。四川、福建有大面積的栽培。
本植物的葉(澤瀉葉)、果實(澤瀉實)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冬季葉子枯萎時,采挖塊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用微火烘幹,再撞去須根及粗皮。
【藥材】幹燥塊莖類圓球形、長圓球形或倒卵形,長約4~7厘米,直徑約3~5厘米;表面黃白色,未去盡粗皮者呈淡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凹陷,並散有無數突起的須根痕跡,在底部尤密;質堅實,破折面黃白色,帶顆粒性。氣微香,味微苦。以個大、質堅、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主產福建、四川、江西,此外貴州、雲南等地亦產。商品中以福建、江西產者稱"建澤瀉",個大,圓形而光滑;四川、雲南、貴州產者稱"川澤瀉",個較小,皮較粗糙。一般認為建澤瀉品質較佳。
【化學成分】塊莖中分出五種三萜類化合物:澤瀉醇A、澤瀉醇B,乙酸澤瀉醇A酯、乙酸澤瀉醇B酯和表澤瀉醇A;另含揮發油(內含糠醛)、小量生物堿、天門冬素、一種植物甾醇、一種植物甾醇甙、脂肪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還含樹脂、蛋白質和多量澱粉(23%)。
【藥理作用】①利尿作用
在大白鼠的利尿實驗中,不同產季和不同藥用部位的澤瀉具有不同的效果。冬季產的正品澤瀉利尿效力最大,春澤瀉效力稍差,冬季產的澤瀉須稍有作用,澤瀉草根(種不活的苗)及春季產的澤瀉須則均無利尿作用。不同的炮炙方法,其利尿效果亦不同。生澤瀉,酒炙、麩炙澤瀉均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而鹽澤瀉則無作用;但在五苓散(澤瀉、茯苓、白術、桂枝以4:3:3:2配伍)中,無論用生澤瀉或鹽澤瀉,均表現有利尿作用。健康人口服澤瀉煎劑可使尿量、鈉、尿素排出增加,家兔口服效果極弱,但以澤瀉流浸膏腹腔註射則有利尿作用。澤瀉含鉀達147.5毫克%,用於切除腎上腺的大白鼠,可顯著增加尿鉀排出,可見澤瀉的利尿作用與其含大量鉀鹽有關。以硝酸鈉註射於家兔皮下引起人工腎炎,澤瀉可降低血中滯留的尿素及膽甾醇。
②對脂質代謝的影響
澤瀉近緣品種AlismaplantagoL.中的成分T(1.1.1.1),對大白鼠低蛋白飲食引起的脂肪肝有治療作用,其作用與膽堿、卵磷脂相當,但根據用藥後血清及肝中脂質的分析,則與膽堿及卵磷脂還有所不同。腹腔註射能減輕大鼠口服棉子油引起的脂血癥,對大鼠用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害,有預防及治療的效果,並能輕度降低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膽甾醇,緩和病變的發展。
③其他作用
麻醉犬靜脈註射澤瀉浸膏可以降壓家兔皮下註射浸膏6克/公斤有輕度降血糖作用,但皮下註射煎劑5克/公斤無此作用。澤瀉在試管內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
【炮制】澤瀉:揀去雜質,大小分檔,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曬晾,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幹。鹽澤瀉:取澤瀉片,用鹽水噴灑拌勻,稍悶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現黃色取出,晾幹。(每澤瀉片100斤,用鹽二斤八蔭,加適量開水化開澄清)
《雷公炮炙論》:"細銼,酒浸一宿,漉出,暴幹任用。"
【性味】甘,寒。
①《本經》:"味甘,寒。"
②《別錄》:"鹹,無毒。"
⑨《藥性論》:"味苦。"
④《醫學啟源》:"氣平,味甘。"
⑤《本草蒙筌》:"甘酸,氣寒。"
【歸經】入腎、膀胱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陽、少陰經。"
②《本草衍義補L遺》:"入足太陽、少陰經。"
③《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膀胱、腎、三焦、小腸四經。"
④《本草經巰》:"入腎、脾。"
【功用主治】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1)利水滲濕:用於水濕內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濕熱淋濁等證。治胃內停水常配白術。治尿道澀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2)清瀉腎火:用於陰虛火旺諸證。
①《本經》:"主風寒濕痹,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
②《別錄》:"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
③《藥性論》:"主腎虛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熱,直通水道。"
④《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主頭旋、耳虛鳴,筋骨攣縮,通小腸,止遺瀝、尿血。"
⑤《醫學啟源》:"治小便淋瀝,去陰間汗。《主治秘訣》雲,去舊水,養新水,利小便,消水腫,滲泄止渴。"
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⑦《綱目》:"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宜忌】腎虛精滑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畏海蛤、文蛤。"
②《別錄》:"扁鵲雲,多服病人眼。"
⑤《醫學入門》:"凡淋、渴,水腫,腎虛所致者,不可用。"
④《本草經疏》:"病人無濕無飲而陰虛,及腎氣乏絕,陽衰精自流出,腎氣不固精滑,目痛,虛寒作泄等侯,法鹹忌之。"
【選方】①治臌脹水腫:白術、澤瀉各半兩。上為細末,煎服三錢,茯苓湯調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素問病機保命集》白術散)
②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五兩,白術二兩。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服。(《金匱要略》澤瀉湯)
③治冒暑霍亂,小便不利,頭暈引飲:澤瀉、白術、白茯苓各三錢。水-盞,姜五片,燈心十莖,煎八分,溫服。(《綱目》三白散)
④治妊娠遍身浮腫,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澤瀉,桑白皮(炒)、檳榔、赤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婦人良方》澤瀉散)
⑤治濕熱黃疸,面目身黃:茵陳、澤瀉各一兩,滑石三錢。水煎服。(《千金方》)
⑥治寒濕腳氣,有寒熱者:澤瀉、木瓜、柴胡、蒼術、豬苓,木通、萆薢各五錢。水煎服。(《外科正宗》)
⑦治小兒齁蛤,膈上壅熱,涎潮:澤瀉一分,蟬衣(全者)二十一個,黃明膠(手掌大一片,炙令焦)。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米湯調下,日進二服,未愈再服。(《宣明論方》,澤瀉散)
⑧治酒風,身熱解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素問》)
⑨治風虛多汗,惡風寒顫:澤瀉、防風(去皮)、牡蠣(煆赤)、蒼術(米泔浸,去皮,炒)各一兩,桂(去租皮)三分。上五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溫粥飲調下,不計時。(《聖濟總錄》澤瀉散)
⑩治腎臟風生瘡:澤瀉、皂莢,水煮爛,焙幹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溫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經驗方》)
⑾治虛勞膀胱氣滯,腰中重,小便淋:澤瀉一兩,牡丹三分,桂心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榆白皮三分(銼),白術三分,赤茯苓一兩,木通一兩(銼)。上藥粗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聖惠方》澤瀉散)
⑿治五種腰痛:澤瀉半兩,桂(去粗皮)三分,白術、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各一兩,牛膝(酒浸,切,焙)、幹姜(炮)各半兩,杜仲(去粗皮,銼,炒)三分。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溫服。(《聖濟總錄》澤瀉湯)
⒀水濕腫脹。用白術、澤瀉各一兩,共三工業區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錢,茯苓湯送下。
⒁暑天吐瀉(頭暈,渴飲,小便不利)。用澤瀉、白術,白茯苓各三錢,加水一碗、姜五片、類燈心十根,煎至八成,溫服。
【名家論述】①《本草衍義》:"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張仲景曰,水蓄渴煩,小便不利,或吐或瀉,五苓散主之。方用澤瀉,故知其用長於行水。《本經》又引扁鵲雲,多服病人眼澀,誠為行去其水。張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過引接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凡服澤瀉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②《醫經溯洄集》:"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寇宗爽《本草衍義》雲,不過接引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愚謂地黃、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腎經之藥,固不待澤瀉之接引而後至也,附子乃右腎命門之藥,官桂能補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澤瀉之接引而後至矣。唯幹山藥雖獨入手太陰經,然其功亦能強陰,且手太陰為足少陰之上原,原既有滋,流豈無益,且澤瀉雖鹹以瀉腎,乃瀉腎邪,非瀉腎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澤瀉者,詎非瀉腎邪乎?白茯苓亦伐腎邪,即所以補正耳。是則八味丸之用澤瀉者非他,蓋取其瀉腎邪,養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之功。"
③《本草蒙筌》:"澤瀉,多服雖則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義何也?蓋瀉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腎氣虛,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④《綱目》:"澤瀉,氣平,味甘而淡,淡能滲泄,氣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濕熱,則頭重而目昏耳鳴,澤瀉滲去其濕,則熱亦隨去,而土氣得令,消氣上行,天氣明爽,故澤瀉有養五臟、益氣力、治頭旋,聰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則降令太過,清氣不升,真陰潛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黃丸,用茯苓、澤瀉者,乃取其瀉膀胱之邪氣,非引接也,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辟一闔,此乃玄妙,後世不知此理,專一於補,所以久服必至偏勝之害也。""神農書列澤瀉於上品,復雲久服輕身、面生光,陶、蘇皆以為信然,愚竊疑之。澤瀉行水瀉腎,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謬可知。"
⑤《本草匯言》:"方龍潭雲,澤瀉有固腎治水之功,然與豬苓又有不同者。蓋豬苓利水,能分泄表間之邪;澤瀉利水,能宣通內臟之濕。""澤瀉,利水之主藥。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謂能利膀胱、包絡之火,膀胱包絡有火,病癃閉結脹者。火瀉則水行,行水則火降矣,水火二義,並行不悖。"
⑥《本草通玄》:"《別錄》稱其止遺泄,而寇氏謂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謬也?蓋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
⑦《藥品化義》:"凡屬瀉病,小水必短數,以此(澤瀉)清潤肺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主治水瀉濕瀉,使大便得實,則脾氣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則真水得養,故消渴能止。又能除濕熱,通淋瀝,分消痞滿,透三焦蓄熱停水,此為利水第一良品。若小便不通而口渴者,熱在上焦氣分,宜用澤瀉、茯苓以清肺氣,滋水之上源也。如口不渴者,熱在下焦血分,則用知母、黃柏,以瀉膀胱,滋水之下源也。須分別而用。"
⑧《本草正義》:"澤瀉,最善滲泄水道,專能通行小便。《本經》氣味雖曰甘寒,兼以其生長水澤,因謂之寒,其實輕淡無味,甘於何有?此藥功用,惟在淡則能通,《本經》稱其治風寒濕痹,亦以輕能入絡,淡能導濕耳,雲治風寒,殊非其任。其能治乳難者,當以娩後無乳者言,此能通絡滲泄,則可下乳汁。非產乳百病之通用品。…其兼能滑痰化飲者,痰飲亦積水停濕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總之,滲泄滑瀉之藥,必無補養之理,《本經》養五臟,益氣力雲雲,已屬溢美太過,而甄權竟謂可治腎虛精自出,大明且謂補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潔古亦謂入腎經,去舊水,養新水。皆非藥理之真。"  
【附】澤瀉葉治風疾、難產,乳汁不出等癥;澤瀉實治風痹消渴,益腎氣,除邪濕。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澤漆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澤瀉實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