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高良姜功效和作用

高良姜 高良姜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高良姜
(《別錄》)
【異名】膏涼姜(《本草經集註》),良姜(《局方》),蠻姜、佛手根(《履巉巖本草》),小良姜(《中藥誌》),海良姜(《藥材學》)。
【來源】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
【植物形態】高良姜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莖圓柱狀,橫走,棕紅色或紫紅色,有節,節處具環形膜質鱗片,節上生根。莖叢生,直立。葉2列;無柄;葉片狹線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1.5~2厘米,先端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具不明顯的疏鈍齒,兩面無毛;葉鞘開放,抱莖,邊緣膜質,葉舌長可達3厘米,挺直,膜質,漸尖,棕色。圓錐形總狀花序,頂生,長5~15厘米,花稠密;小苞片宿存,膜質,棕色,環形至長圓形,外面被疏毛;花兩性,具短柄;萼筒狀,長7~14毫米,3淺圓裂,棕黃色,外面被短毛;花冠管漏鬥狀,長約1厘米,裂片3枚,長約1.7厘米,淺肉紅色,外面被疏短柔毛;唇辯矩卵形至矩狀廣卵形,淺肉紅色,中部具紫紅色條紋,長2~2.5厘米;側生退化雄蕊錐狀,雄蕊1,花絲粗壯,藥隔膨大,先端闊,2裂呈叉形;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基部下方具2個合生的圓柱形蜜腺,長約3毫米,柱頭2唇狀。蒴果不開裂,球形,直徑約1.2廈米,被短毛,熟時橘紅色。種子具假種皮,有鈍棱角,棕色。花期4~10月。
生長在路邊、山坡的草地或灌木叢中。分布廣東的海南及雷州半島、廣西、雲南、臺灣等地。廣東、雲南並有栽培。
【采集】夏末、秋初挖取生長4~6年的根莖,除去莖、葉、須根及鱗片,洗凈,切成小段曬幹。
【藥材】幹燥根莖,圓柱形,彎曲,多分歧,長4~6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暗紅棕色,有縱皺紋與灰棕色波狀環節,每節長0.5~1厘米,下側面有圓形的細根殘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紅黃色或棕紅色,較粗糙。氣芳香,味辛辣。以粗壯、堅實、紅棕色、味香辣者為佳。
產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化學成分】根莖含揮發油0.5~1.5%,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案葉素和桂皮酸甲酯,尚有丁香油酚、蒎烯、畢澄茄烯等。根莖尚含黃酮類高良姜素、山柰素、山奈酚、槲皮素、異鼠李素等和一種辛辣成分,稱高良姜酚。
【藥理作用】高良姜煎液(100%)對炭疽桿菌、α-或β-溶血性鏈球菌、白喉及類白喉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金黃色、檸檬色、白色)、枯草桿菌等皆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瓊脂平板挖溝法)。在試管內對人型結核桿菌略有抑制作用,但效力不及黃連等。
【炮制】揀凈雜質,水洗,稍浸,撈出,潤透,切片,晾幹。
《綱目》:"高良姜,紅豆蔻,並宜炒過入藥,亦有以姜同吳茱萸、東壁土炒過入藥用者。"
【性味】辛,溫。
①《別錄》:"大溫。"
②《本草拾遺》:"味辛,溫。"
【歸經】入脾,胃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
⑦《本草新編》:"入心與膻中、脾、胃四經。"
【功用主治】溫胃,祛風,散寒,行氣,止痛。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噎脯反胃,食滯,瘴瘧,冷癖。
①《別錄》:"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
②《藥性論》:"治腰內久冷,胃氣逆、嘔吐。治風,破氣,腹冷氣痛;去風冷痹弱,療下氣冷逆沖心,腹痛,吐瀉。"
③《本草拾遺》:"下氣,益聲。煮作飲服之,止痢及霍亂。"
④《日華子本草》:"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消宿食。"
⑤《本草圖經》:"治忽心中惡,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塊,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為末,煎湯常飲之佳。"
⑥《珍珠囊》:"溫通脾胃。"
⑦《滇南本草》:"治胃氣疼,肚腹疼痛。"
⑧《綱目》:"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癬,除瘴瘧。"
⑨姚可成《食物本草》:"去白睛翳膜,補肺氣,益脾胃,理元氣。"
⑩《本草求原》:"治腳氣欲吐,目卒赤,頭痛,風冷痹痛。"
⑾《廣東中藥》:"治寒疝濕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
【宜忌】陰虛有熱者忌服。
《本草經疏》:"胃火作嘔,傷暑霍亂,火熱註瀉,心虛作痛,法鹹忌之。"
【選方】①治卒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高良姜五兩,厚樸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再服,若強人為二服,劣人分三服。(《千金方》高良姜湯)
②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痛,寬胸下氣,進美飲食,療一切冷物所傷:良姜(去蘆)、幹姜(炮)等分。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橘皮湯下。妊娠婦人忌服。(《局方》二姜丸)
③治心脾痛:高良姜、檳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次調下。(《百一選方》)
④治心口一點痛,乃胃脘有滯或有蟲,多因惱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終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須要各焙、各研、各貯。如病因寒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錢,香附末一錢;如病因怒而得者,用高良姜一錢,香附末二錢,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錢五分,香附末一錢五分,以米飲湯加入婪汁一匙,鹽一撮,為丸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
⑤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頓服。(《備急方》)
⑥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沈冷,頓服。(《聖濟總錄》冰壺湯)
⑦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煆,留性,為末。每服三錢,雄豬膽一個,水一盞,溫和膽汁調下。(《續本事方》)
⑧治風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全螞一枚(瓦上焙幹)。上為末。以手指點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臾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百一選方》逡巡散)
⑨腳氣欲吐(患腳氣病的人,容易發吐。日常生活,註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點豉粥。有發吐感覺時,立即服藥)。用高良姜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兩代替,清水煎服。療效較差,然亦有效。
⑩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兩,切片,分成四份: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去米;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去土;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去豆;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去蝥。另取吳茱萸一兩,酒浸一夜後,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為末,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姜湯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錢,五靈脂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醋湯調下。
⑾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寬胸下氣。用高良姜、幹姜等分,炮過,研細,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飯後服,桔皮湯送下。妊婦忌服。
⑿脾虛寒瘧(寒多熱少,不思飲食)。用高良姜(麻油炒)、幹姜(炮)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五錢,以豬膽汁調成膏子,臨發病前,熱酒調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藥末,加膽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幹姜,半生半炮各半兩,穿山四三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豬腎煮酒送下。
⒀雙目突然紅痛。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使打噴嚏,紅痛即消。
【名家論述】①楊土瀛:"噫逆胃寒者,高良姜為要藥,人參、茯苓佐之,為其溫胃,解散胃中風邪也。"
②》本草匯言》:"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若老人脾腎虛寒,泄瀉自利,婦人心胃暴痛,因氣怒,因寒痰者,此藥辛熱純陽,除-切沈寒窟冷,功與桂、附同等。茍非客寒犯胃,胃冷嘔逆,及傷生冷飲食,致成霍亂吐瀉者,不可輕用。葉正華曰:古方治心脾疼,多用良姜。寒者,與木香、肉桂、砂仁同用至三錢。熱者,與黑山梔、川黃連、白芍藥同用五六分,於清火藥中,取其辛溫下氣、止痛。若治脾胃虛寒之證,須與參、耆、半、術同行尤善,單用多用,辛熱走散,必耗沖和之氣也。"
③《本草新編》:"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與蒼術同用為妙,否則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濕故耳。"
④《本經逢原》:"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須同茴香用之。產後下焦虛寒。瘀血不行,小腹結痛者加用之。"
⑤《本草求真》:"良姜,同姜、附則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則能除寒祛郁。若傷暑泄瀉,實熱腹痛切忌。此雖與幹姜性同,但幹姜經炮經制,則能以去內寒,此則辛散之極,故能以辟外寒之氣也。"
⑥《本草正義》:"良姜大辛大溫,潔古謂辛熱純陽,故專主中宮真寒重癥;《別錄》獨以治胃冷氣逆,霍亂腹痛者,正以霍亂皆中氣大寒,忽然暴仆,俄頃之間,胸腹絞痛,上吐下瀉,即四肢冰冷,面唇舌色淡白如紙,脈伏不見,冷汗如油,大肉陡削。良由盛暑之時,乘涼飲冷,汩沒真陽,致中氣暴絕,見癥如是之劇,甚者一、二時即已告斃,此非大劑溫熱,萬不能挽回垂絕之元陽。姜、附、吳萸、良姜、蓽茇之屬,均為此癥必須要藥。惟近賢王孟英、陸九芝兩家,所論霍亂,皆主濕熱而言,且謂肢冷脈伏,即是熱深厥深之候,萬萬不可用四逆法者,此則當時見癥之不同,蓋亦天時人事之變遷,固自有不可一概論者。此當以舌苔之魄白與黃膩辨之,而所瀉所吐之物,一則清澈如水,一則穢氣惡濁,亦必確乎有憑,固不患臨癥時之無所適從者也。""減器言止痢者,當以虛寒滑利言之,必非涅熱積滯之腸澼可知。甄權謂治腹內久冷氣痛,大明謂治轉筋、瀉痢,則即真寒之霍亂轉筋也。又謂治反胃,則胃中無火,食入反出之朝食暮吐,完谷清澈者也。蘇頌謂含塊咽津,治忽然惡心嘔清水,亦胃寒之癥。瀕湖謂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痹、除瘴瘧,皆以陰霾填塞者言。而胃燥津枯之噎膈,濕熱穢蝕之瘴瘧,非可一概論矣。"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臯蘆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高梁根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