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北沙參功效和作用

北沙參 北沙參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中文名】北沙參(《本草匯言》)
【類別】根類
【異名】海沙參、銀條參、萊陽參(《江蘇植藥誌》),遼沙參(《中藥誌》),野香菜根(《中藥材手冊》),真北沙參(《衛生易簡方》)。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植物形態】珊瑚菜(《江淮雜記》),又名:濱防風。
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主根細長圓柱形。莖大部埋在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葉基出,互生;葉柄長,基部鞘狀;葉片卵圓形,3出式分裂至2回羽狀分裂,最後裂片圓卵形,先端圓或漸尖,基部截形,邊緣刺刻,質厚。復傘形花序頂生,具租毛;傘梗10~20條,長1~2厘米;無總苞,小總苞由數個線狀披針形的小苞片組成;花白色,每1小傘形花序有花15~20朵;花萼5齒裂,狹三角狀披針形,疏生粗毛;花瓣5,卵狀披針形;雄蕊5,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基部扁圓錐形。果實近圓球形,具絨毛,果棱有翅。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於海邊沙灘,或為栽培。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臺灣等地。
【采集】7~8月或9月下旬采挖,除去地上莖及須根,洗凈泥土,放開水中燙後剝去外皮,曬幹或烘幹。
【藥材】幹燥根呈細圓柱形或直條狀,兩頭較細,很少有分歧,長15~30厘米,直徑3~8毫米。外表淡黃色,粗糙,具縱紋及未除盡的棕黃色栓皮,並有棕色點狀的支報痕跡,頂端往往殘留圓柱狀的根莖。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淡黃色,中央有黃色放射狀的木質部,形成層呈圓環狀,深褐色。氣微,味甘。以根條細長、均勻色白、質堅實者佳。
主產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地。
【化學成分】根含生物堿、豐富的澱粉。果實含珊瑚菜素。
【炮制】揀去雜質,除去莖基,用水略洗,撈出,稍潤,切段,曬幹。
【性味】甘苦淡,涼。
①《本經逢原》:"甘淡,性寒,無毒。"
②《本草從新》:"甘苦味淡,微寒。"
【歸經】入肺、脾經。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養陰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熱燥咳,虛癆久咳,陰傷咽幹、口渴。
①《本草從新》:"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②《飲片新參》:"養肺胃陰,治勞咳痰血。"
③《東北藥植誌》:"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膨脹不全,肺膿瘍等。"
④《中藥誌》:"養肺陰,清肺熱,祛痰止咳。治虛勞發熱,陰傷燥咳,口渴咽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亦可熬膏或入丸劑。
【宜忌】風寒作嗽及肺胃虛寒者忌服。
《本草從新》:"惡防己。反藜蘆。"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選方】①治陰虛火炎,咳嗽無痰,骨蒸勞熱,肌皮枯燥,口苦煩渴等證:真北沙參、麥門冬、知母、川貝母、懷熟地、鱉甲,地骨皮各四兩。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三錢,白湯下。(《衛生易簡方》)
②治一切陰虛火炎,似虛似實,逆氣不降,消氣不升,煩渴咳嗽,脹滿不食:真北沙參五錢。水煎服。(《林仲先醫案》)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北豆根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貝母蘭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