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雀甕功效和作用

雀甕 雀甕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雀甕
(《本經》)
【異名】躁舍(《本經》),帖嘶房(《別錄》),雀兒飯甕(《蜀本草》),蛓毛蟲窠(《日華子本草》),棘剛子、天漿子(《本草圖經》)。
【來源】為刺蛾科昆蟲黃刺蛾的蟲繭。
【動物形態】黃刺蛾
體黃褐色,長約15毫米,翅展約35毫米;雄蛾體較小。頭部褐色,復眼1對,橢圓形,黑褐色;觸角鞭狀,暗黃色;胸部密被細毛。翅2對,前翅自翅頂向後方伸出暗褐色斜線2條,由此內部的線條為界,其外側至外緣均呈褐色;內側呈黃色,並有褐色小點2個;後翅為淡黃褐色。足3對,內側略現黑褐色。腹部雄蟲較小,雌者肥大。幼蟲初孵化時黃色,成熟時變為黃綠色,頭小,腹部肥大,體兩側各節有小突起,上生褐色刺毛。7~8月間結繭,呈橢圓形,長約15毫米,灰白色,並有數條暗黑色粗斜線,質甚堅硬。
幼蟲多棲於梨、蘋果、棗、柿、櫻桃、李等果樹上,食害嫩葉。我國華南、西南、華北等地均有分布。
【采集】8月采收。
【性味】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有毒。"
【功用主治】治小兒驚風、臍風、癇疾。
①《本經》:"主小兒驚癇,寒熱結氣。"
②《本草拾遺》:"主小兒撮口病,先贅小兒口傍,令見血,以甕碎取汁塗之,亦生搗鼠婦並雀甕汁塗。"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
【選方】①治小兒慢驚:天漿子(有蟲者)、白僵蠶、幹蠍(三物微炒)各三枚。搗篩為末。煎麻黃湯調服一字,日三。肋、兒大小加減之。(《本草圖經》)
②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天漿子(生用)三枚,幹蠍(生用)七枚,朱砂一錢。上搗羅為散,以軟飯和丸,如粟米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③治小兒撮口及發噤:㈠棘科上雀兒飯甕子,未開口者,取甕子內物,和奶汁研灌之。㈡赤足蜈蚣一枚,雀兒飯甕子(不開口者)五個。和燒為灰,細研。每服以粥飲調下三字。
④治小兒臍風:天漿子(有蟲者)一枚,真僵蠶(炒)一枚,膩粉少許。研勻,以薄荷自然汁調灌之,取下毒物。(白龍膏)
⑤治小兒癇疾:棘枝上雀甕,研,其間蟲出,取汁灌之。(②方以下出《聖惠方》)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雀頭血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鵲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