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蔔芥功效和作用

蔔芥 蔔芥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蔔芥
(《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別名】老虎耳、尖尾芋(《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獨腳蓮、觀音蓮、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藥》),老虎芋、小蟲芋、狼毒(《廣西藥植名錄》),尖尾芋、尖尾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假海芋的根莖。
【植物形態】假海芋
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粗壯,肉質。莖高可達1米余。葉互生,闊卵形,長15~40厘米,寬10~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微凹,全緣,葉脈兩面凸起,上面暗綠色,下面亮綠色;葉柄肉質,濃綠色,長30~90厘米,柄下部兩側擴展成鞘狀。肉穗花序單生;花小形,黃白色,單性同株;佛焰苞肉質,長15~30厘米,管長5~10厘米,上部狹舟形,邊包旋,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雄花在上部,雄蕊連合成六角形的單體;中性花在中部;雌花在下部,子房1室。漿果淡紅色。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村旁、溝邊。分布我國南部和東南部;四川等地亦有栽培。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
【化學成分】含草酸鈣和皂毒甙。
【炮制】刮凈外表的毛和黑皮,切成絲條。每斤加食鹽1.2~1.6兩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氣幹、折斷面中間無白心時,去凈鹽屑即可。
【性味】《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味微苦,大寒,有毒。"
【功用主治】解毒退熱,消腫散結。治鉤端螺旋體病,毒蛇咬傷,瘰癧,一切腫毒初起。
①《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解毒退熱,消腫鎮痛。治高熱不退,毒蛇咬傷,肺結核,流感,腸傷寒,蜂窩織炎,無名腫毒,毒蜂螫傷。"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解毒,散結。治瘰癧,癤瘡,一切毒瘡初起。"
③《廣西藥植名錄》:"根狀莖:治慢性骨髓炎,鉤端螺旋體病,湯火傷;葉:治毒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鮮品1~2兩,須炮制,宜煎2小時以上,以免中毒)。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①治療鉤端螺旋體病
用鮮蔔芥塊根半斤,去皮切片,加食鹽少許炒幹,加水1000毫升,煎成250毫升,為1天量,2次分服。或用蔔芥幹片加工制成浸膏片,每片相當於生藥11克,成人每天9~12片,3次分服。兒童酌減,服至痊愈為止。治療103例,治愈率93.20%。除對肺出血型療效較差外,其他類型體溫平均2.2天恢復正常。在治程中,僅少數患者有惡心、嘔吐、喉頭發癢等副作用,如加適量食鹽處理和延長煎藥時間(2小時以上),可以大大減少毒性和副作用。
②治療毒蛇咬傷
用蔔芥塊根去外皮,切片加少許食鹽,共炒黃焙幹,研成末,裝入膠囊(每粒3分),或制成糖衣片(每片0.3克)。成人每日3次,每次3~4片或膠囊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時服1次,連服8次後改為每小時服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延長給藥時間,每隔2~4小時服1次,直至癥狀消失。小兒劑量酌減。治療100例,其中溶血毒型21例,神經毒型4例,混合毒型75例。除1例因被銀環蛇咬傷達9小時入院搶救無效外,其余99例痊愈。服藥最短時間為3天,總量為10.8克;最長時間為34天,總量達145.8克。其中有4例溶血毒型癥狀嚴重,采取中西醫綜合治療。蔔芥對血液循環毒型、混合毒型及神經毒型的蛇咬傷均有一定的療效,特別是對五步蛇(聾婆蛇)、小眼鏡蛇、竹葉青蛇咬傷患者療效顯著。在上述臨床應用基礎上,每次劑量曾提高為成人8片,小兒4片,未見毒性反應。
③預防稻田皮炎
用蔔芥20斤捶爛,與石灰5斤混勻,加水浸過藥面,3天後過濾去渣,在下田前用藥液塗擦四肢浸水部位。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薄荷油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補骨脂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