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石灰功效和作用

石灰 石灰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石灰
(《本經》)
【異名】堊灰(《本經》),希灰(《別錄》),石堊(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藥爾雅》),鍛石(《日華子本草》),石鍛(《本草圖經》),礦灰(《綱目》)。
【來源】為石灰巖經加熱煆燒而成。
【礦物形態】石灰巖
主要由方解石所組成,為致密塊狀體。光澤暗淡,呈土狀或石頭光澤。顏色變化甚大,視其所含雜質的種類及多少而定。透明度也較差。非常致密時多呈貝狀斷口。
【藥材】①生石灰
為不規則的塊狀物,白色或灰白色,不透明。質硬。粉末白色。易溶於酸,微溶於水。暴露在空氣中吸收水分後,則逐漸風化而成熟石灰。
②熟石灰
又名:消石灰。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偶見塊狀物。
【化學成分】石灰巖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常見夾雜物為矽酸、鐵、鋁、鎂等。
石灰巖加高熱,則發生二氧化碳而遺留氧化鈣,即生石灰(石灰)。生石灰遇水,則成消石灰,成分是氫氧化鈣。生石灰或消石灰露於大氣中,不斷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鈣;因此,石灰陳久,成分都成為碳酸鈣。
【性味】辛,溫,有毒。
①《本經》:"味辛,溫。"
②《蜀本草》:"有毒。"
③《日華子本草》:"味甘,無毒。"
【歸經】①《本草求真》:"入肝、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厥陰經。"
【功用主治】燥濕,殺蟲,止血,定痛,蝕惡肉。治疥癬,濕瘡,創傷出血,湯火燙傷,痔瘡,脫肛,贅疣。內服止瀉痢,崩帶。
①《本經》:"主疽瘍疥瘙,熱氣惡瘡,癩疾死肌墮眉,殺痔蟲,去黑子息肉。"
②《別錄》:"療髓骨疽。"
③《藥性論》:"治瘑疥,蝕惡肉,不入湯服,止金瘡血,和雞於白、敗船茹甚良。"
④《日華子本草》:"生肌長肉,止血,並主白癜、癧瘍、瘢疵等,療冷氣,痔瘺疽瘡,癭瘤疣子。又治產後陰不能合,濃煎汁熏洗。治酒毒,暖水臟。"
⑤《綱目》:"散血定痛,止水瀉血肉,白帶白淫,收脫肛陰挺,消積聚結核,貼口喝,黑須發。"
⑥《醫林纂要》:"瀉心堅腎,破瘀攻積,斂肺清金,殺蟲解毒。"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調敷,或以水溶化澄清塗洗。內服:入丸、散,或加水溶解取澄清液服。
【選方】①治疥:淋石灰汁洗之。(《孫真人食忌》)
②治夏月痱子及熱瘡:葛粉一(三)兩,石灰一兩(微炒),甘草二兩(生用為末)。上藥相和,研令勻,用綿撲之。(《聖惠方》)
③治卒發疹:石灰隨多少和醋漿水調塗。(《元希聲秘驗方》)
④治外傷性出血:陳石灰二兩,冰片二錢,白礬二錢(煆)。將石灰炒黃,加入冰片及白礬,研成細末,撒於創面包紮即可。(徐州市《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⑤治痔疾,肛門邊腫硬,癢痛不可忍:風化石灰三兩,芫花三兩,竈突內黑煤二兩,上藥搗羅為末,分作兩分於銚子內點醋炒,侯梢熱,以帛裹熨之,冷則再換。(《聖惠方》)
⑥治大腸久積虛冷,每因大便脫肛,不能收入:石灰熬令熱,以故帛裹,坐其上,冷即換。(《聖惠方》)
⑦治偏墜氣痛:陳石灰(炒)、五倍子、山梔子等分。為末,面和醋調敷之。(《醫方摘要》)
⑧去疣目:苦酒漬石灰六、七日,取汁滴點疣上。(《千金方》)
⑨治痄腮腫痛:醋調石灰敷之。(《簡便單方》)
⑩治痰核紅腫寒熱,狀如瘰癧:石灰火煆為末,以白果肉同搗貼之,蜜調亦可。(《活人心統》)
⑾治疔腫:石灰三分,馬齒菜二分。上二味搗,以雞子白和敷之。(《千金方》)
⑿治痢血數十年:石灰三大升,炒令黃,以水一鬥攪,令澄清,一服一升,三服。(《外臺》)
⒀治白帶白淫及水瀉不止:風化石灰一兩,白茯苓三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九,空心米飲下。(《集玄方》)
⒁治腹脅積塊:風化石灰半斤,瓦器炒極熱,入大黃末一兩,炒紅取起,入桂末半兩,略燒,入米醋和成膏,攤絹上貼之,內服消塊藥,甚效。(《丹溪心法》)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石灰0.5斤,加凈水5斤,攪拌後沈澱24小時,取上清液,過濾。日服3次,每次20~30毫升。或再取黃芩0.5斤,水煎兩次去渣,將藥液濃縮至200毫升左右,加入石灰液中,使成2000毫升,黃芩含量約10%。日服3次,每次20~30毫升。共治療162例,經4個月追訪,痊愈2例,顯效36例,好轉112例,無效12例。
②治療下肢潰瘍
取陳石灰去浮汙後研威細末,撒布創面。用時先將創面清洗幹凈;上藥後再用硼酸油膏敷料外貼。如創口濕水淋漓,單用藥粉即可。對久不收口的外傷,破爛的凍傷、燙傷等亦有療效。經治200余例,均有效果。
③治療燒燙傷
取生石灰1斤放入盆內,加涼開水1250毫升,待石灰潮解成糊狀時,將盆輕輕振蕩使石灰沈底,取上層無渣石灰乳約500克,加入雞蛋清8個攪拌成膠凍樣,再加香油60毫升,拌勻即得"石灰乳膏"。使用時先用鑷子將傷面浮皮拉平,水泡焦痂不要動,亦不用任何藥液消毒;取大於傷面的紗布3~4層,攤上1~1.5厘米厚的石灰乳膏,貼於傷面,包紮固定,松緊適宜。48小時後藥膏即凝固定型。如傷在頸部、腋下、腘窩時,上藥要厚,包紮後在48小時內傷部不要屈曲,以防乳膏脫落,皮膚粘連。10~15天拆除紗布和石灰乳膏,可見水泡吸收,焦痂自行脫落。此時傷面劇癢,但不宜搔抓。乳膏幹後,傷面有緊縮感,可用香油在紗布外面塗抹。對燒燙面積較大,傷面已感染的病人,要及時控制感染,防止休克,保持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另據報道,用熟石灰粉500克,加冷開水l000毫升,攪勻靜置,濾取其澄清液,與等量花生油(煮沸待冷)混合後,即制成燙傷油。用時將油搖勻,塗抹患處。治療72例,其中Ⅰ°48例,用藥1~3次後全部治愈;Ⅱ°21例,用藥2~3次即治愈9例,3次以上治愈12例;Ⅲ°3例,經10~30次後亦全部治愈。
④治療頭癬
取剛風化的石灰半碗,加水至1碗,攪拌後沈澱3分鐘,取上層乳狀液,加入桐油約4滴,用力攪拌,去多余水分使成膏狀,外搽患部。治療60余例,一般只搽數次即見效。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石花菜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石寄生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