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烏欖功效和作用

烏欖 烏欖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烏欖
(《綱目》)
【異名】木威子(《本草拾遺》),烏橄欖(《海槎余錄》)。
【來源】為橄欖科植物烏欖的果實。
【植物形態】烏欖
常綠大喬木,高10~16米;有膠粘性芳香的樹脂。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綠色,無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30~65厘米,具小葉15~21枚;小葉對生,具短柄,革質,長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3.5~7厘米,基郎偏斜,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上面有光澤,無毛,下面平滑,網脈兩面均明顯。花兩性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排成頂生或腋生的狹圓錐花序,花序長於復葉;萼杯狀,3~5裂,長約2毫米;花瓣3~5,分離,長約為萼的3倍;雄蕊6,著生於花盤邊緣,長度不超過花冠;子房上位,通常2室,每室有胚珠2,著生於中軸胎座上。核果卵形至橢圓形,略呈三角形,長3.5~4.5厘米,寬1.5~2厘米,成熟時黑紫色,表面平滑,核木質,兩端鈍,內有種子1~3,種子無胚乳。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於平原、丘陵地、山地密林中。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烏欖根)、葉(烏欖葉)、種仁(烏欖仁)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
【性味】酸澀,平。
①《廣州記》:"苦澀。"
②《本草拾遺》:"酸,平,無毒。"
③《綱目》:"酸,辛,無毒。"
④《綱目拾遺》:"性溫,味澀甘。"
【功用主治】止血,化痰,利水,消癰腫。
①《本草拾遺》:"主心中惡水,水氣。"
②《生草藥性備要》:"止血。"
③《本草求原》:"功近橄欖。"
④《嶺南采藥錄》:"火煆存性,止血化痰。少鹽漬之,名欖豉,乳癰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烏口樹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烏欖根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