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醋功效和作用

醋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別錄》)
【異名】苦酒(《傷寒論》),淳酢(《本草經集註》),醯(《別錄》),米醋(《食療本草》)。
【來源】為以米、麥、高梁或酒、酒槽等釀成的含有乙酸的液體。
【化學成分】醋的一般組成為浸膏質、灰分、揮發酸、不揮發酸、還元糖。具體物質有高級醇類、3-羥基丁酮、二羥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縮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類。
【性味】酸苦,溫。
①《別錄》:"味酸,溫,無毒。"
②《本草蒙筌》:"酸甘,溫。"
③《綱目》:"酸苦,溫,無毒。"
【歸經】入肝、胃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經。"
②《本草新編》:"入胃、脾、大腸,尤走肝臟。"
③《本草經解》:"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功用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殺蟲。治產後血暈,痃癖癥瘕,黃疸,黃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陰部瘙癢,癰疽瘡腫。解魚肉菜毒。
①《別錄》:"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
②《千金·食治》:"治血運。"
③《本草拾遺》:"破血運,除癥決堅積,消食,殺惡毒,破結氣,心中酸水痰飲。"
④《日華子本草》:"治產後婦人並傷損,及金瘡血運;下氣除煩,破癥結。治婦人心痛,助諸藥力,殺一切魚肉菜毒。"
⑤《本草衍義》:"益血。"
⑥《註解傷寒論》:"斂咽瘡。"
⑦《綱目》:"散瘀血。治黃疸、黃汗。"
⑧《本草備要》:"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
⑨《醫林纂要》:"瀉肝,收心。治卒昏,醒睡夢;補肺,發音聲;殺魚蟲諸毒,伏蛔。"
⑩《會約醫鏡》:"治腸滑瀉痢。"
⑾《本草再新》:"生用可以消諸毒,行濕氣;制用可宣陽,可平肝,斂氣鎮風,散邪發汗。"
⑿《隨息居飲食譜》:"開胃,養肝,強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氣辟邪,解魚蟹鱗介諸毒。"
⒀《現代實用中藥》:"用於結核病之盜汗,為止汗藥;又傷寒癥之腸出血,為止血藥。"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湯劑或拌制藥物。外用:燒熱熏嗅、含漱或和藥調敷。
【宜忌】脾胃濕甚、痿痹、筋脈拘攣及外感初起忌服。
①陶弘景:"酢酒不可多食之,損人肌臟耳。"
②《千金·食治》:"扁鵲雲,多食酢,損人骨。"
③孟詵:"多食損人胃。""醋,服諸藥不可多食。"
④《綱目》:"服茯苓、丹參人不可食醋。"
⑤《隨息居飲食譜》:"風寒咳嗽,外感瘧痢初病皆忌。"
【選方】①治產後血暈:用鐵器燒紅,更叠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隨息居飲食譜》)
②治一切積聚,不拘遠年近日皆治之:京三棱四兩(醋煮,切片,曬幹),川芎二兩(醋煮微軟,切片),大黃半兩(醋濕紙裹,火煨過)。上三味,同為末,水煮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病甚者一月效,輕者半月效。(《普濟方》醋煮三棱丸)
③治瘕癥:鱉甲、訶子皮、幹姜各等分。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白湯下。(《醫學入門》醋鱉丸)
④治過食魚腥、生冷水菜果實成積者:生姜搗爛,和米醋調食之。(《日華子本草》)
⑤治黃汗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檗汁,脈自沈。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黃芪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金匱要略》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⑥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半棗許服。(《千金方》)
⑦治疝氣沖痛:育皮、小茴香各五錢,以米醋一碗煮幹,加水二碗,煎八分,溫和服。(《林氏家抄方》)
⑧治霍亂轉筋入腹:酢煮青布搨之,冷復易之。(《千金方》)
⑨治癰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汁,圍四釁,一日上十余次。(《方脈正宗》)
⑩治諸腫毒:醋調大黃末塗。(《隨息居飲食譜》)
⑾治乳癰堅:以罐盛醋,燒石令熱蚺中,沸止,更燒如前,少熱,納乳滇之,冷更燒石納漬。(《千金方》)
⑿治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納苦酒,著雞子殼中)。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傷寒論》苦酒湯)
⒀治鎖喉風,脹悶不通:土牛膝搗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鵝毛翎尖挑少許入喉中,隨吐涎痰,連挑十余次,吐痰碗許即通。(《本草匯言》)
⒁治牙齒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肘後方》)
⒂治牙疼:陳醋四兩,花椒二錢。水煎,去椒含漱。(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⒃治湯火傷:醋淋洗。(《隨息居飲食譜》)
【臨床應用】①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關閉門窗,諏適量醋(每立方米空間用2~10毫升)用1~2倍水稀釋後加熱蒸熏,每次1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3~6天。某年春冬,某部隊先後有13個連隊發生流感,其中12個連隊經用此法後第2天即控制了流行;而另一連隊未曾應用,結果2天後有60%的人染病,於第3天應用此法後便很快控制了蔓延。此外,在"流腦"流行期間,曾對84名帶菌者行食醋蒸熏,每日2次,連續10天,結果帶菌者全部轉為陰性。經試驗,食醋蒸熏對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同時食醋對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等5種細菌也有殺菌作用。
②治療急、慢性傳染性肝炎
取米醋2斤,鮮豬骨1斤,紅、白糖各4兩,置鍋內共煮(不加水),至沸後90分鐘取出過濾。成人每次30~40毫升,小兒(5~10歲)10~15毫升,每日3次飯後服。1個月為一療程,慢性者可服2~3療程。對有高熱者不適用。據3例觀察,服藥40~60天後均告恢復。
③治療膽道蛔蟲病
按年齡大小頓服酸醋30~50毫升或更多,以後視情況可再次服用,直至不痛為止。在疼痛明顯減輕的當天或次日,按常規服用驅蛔藥物。觀察15例,服藥總量為300~500毫升;結果12例於兩天內完全止痛,3例在3~4天疼痛亦完全解除。
④治療蟯蟲病
用食醋灌腸治療58例,經1~3次即愈。無不良反應。方法:將食醋用涼開水稀釋(每30毫升醋加涼水至100毫升),於睡眠前用消毒導尿管一根插入肛門內約20厘米,然後以消毒註射器將藥液註入腸內,每次100~140毫升(小兒酌減),每日1次。
⑤治療一般外科炎癥
取食醋250毫升,置搪瓷碗中加熱,沸後加入乳香、沒藥末各6克,邊攪拌邊加入澱粉(山芋粉亦可)60克,待成糊狀後即將其塗於牛皮紙上(面積應大於病變範圍,厚約1~1.5厘米),俟溫度降至50℃左右時敷於患處,外加三、四層紗布包紮。如有傷口,按常規處理,在敷以凡士林紗布後再敷醋膏(勿直接塗於傷口,以免腐蝕擴大)。凡癤、癰、蜂窩織炎、丹毒、膿腫、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癥皆可應用,對結核性炎癥及骨髓炎等則不適宜。臨床觀察50例,除5例(系寒性膿腫、喉頭結核及骨髓炎)無效外,均獲治愈。一般在兩小時後疼痛開始減輕,六小時後開始消腫。治愈時間在2天內者16例,6天內者20例,9天內者7例,10天以上者2例。
⑥治療石灰燒傷
根據酸堿中和的原理,試用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獲得良好效果。洗後患處的灼熱刺痛及顏面潮紅等癥狀能立即解除;如形成腐蝕性潰瘍者,亦可自行結癡愈合。
【名家論述】①《本草衍義》:"醋,酒糟為主,有米醋、麥醋、棗醋。米醋比諸醋最釅,入藥多用之,谷氣全也,故勝糟醋。產婦房中常得醋氣則為佳,醋益血也。唐雄黃塗蜂蠆,亦取其收而不散也。"
①《綱目》:"大抵醋治諸瘡腫積塊,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殺魚肉菜及諸蟲毒氣,無非取其酸收之意,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
②《本草經疏》:"醋惟米造者入藥,得溫熱之氣,其味酸,氣溫無毒。酸入肝,肝主血,血逆熱壅則生癰腫,酸能斂壅熱,溫能行逆血,故主消癰腫。其治產後血暈,癥塊血積,亦此意耳。散水氣者,水性泛濫,得收斂而寧謐也。殺邪毒者,酸苦湧瀉,能吐出一切邪氣毒物也。《日華子,主下氣除煩,婦人心痛血氣,並產後及傷損,金瘡出血,迷悶,殺一切魚肉菜毒,取其酸收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也,故外科敷藥中多資用。""經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凡筋攣偏痹,手足屈伸不便,皆忌之。又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多食酸則肉皺而唇揭。言能助肝賊脾,凡脾病者亦不宜過食。"
③《本草匯言》:"醋,解熱毒,消癰腫,化一切魚腥水菜諸積之藥也,林氏曰,醋主收,醋得酸味之正也,直人厥陰肝經,散邪斂正,故藏器方治產後血脹、血暈,及一切中惡邪氣,卒時昏冒者,以大炭火入熨鬥內以釅米醋沃之,酸氣遍室中,血行氣通痰下,而神自清矣。凡諸藥宜入肝者,須以醋拌炒制。應病如神。又仲景《金匱要略》治黃汗,有黃耆白芍桂枝苦酒湯;譚氏治風痰,有石膽散子,俱用米醋入劑,專取其斂正氣,散一切惡水血痰之妙用也。"
⑤《本草求真》:"米醋,酸主斂,故書多載散瘀解毒,下氣消食。且同木香磨服,則治心腹血氣諸痛;以火淬醋入鼻,則治產後血暈;且合外科藥敷,則治癥結痰癖、疸黃癰腫;暨口漱以治舌瘡;面塗以散損傷積血,及殺魚肉菜草諸毒。至醋既酸(收),又雲能散癰腫者,以消則內散,潰則外散,收處即是散處故耳。"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酢漿草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醋柳果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