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獨活功效和作用

獨活 獨活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獨活
(《本經》)
【異名】獨搖草(《別錄》),獨滑(《本草蒙筌》),長生草(《綱目》)。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毛當歸、興安白芷、紫莖獨活、牛尾獨活、軟毛獨活以及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等的根及根莖。
【植物形態】①重齒毛當歸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帶紫色,有縱溝紋。根生葉和莖下部葉的葉柄細長,基部成寬廣的鞘,邊緣膜質。葉片卵圓形,2回3出羽狀復葉,小葉片3裂,最終裂片長圓形,長4~8厘米,寬約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不整齊重鋸齒,兩面均被短柔毛,莖上部的葉簡化成膨大的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總苞片缺乏;傘輻10~25,極少達45,不等長,密被黃色短柔毛;小傘形花序具花15~30朵;小總苞片5~8枚,披針形;花白色;萼齒短三角形;花瓣5,等大,廣卵形,先端尖,向內折;雄蕊5,花絲內彎;子房下位。雙懸果背部扁平,長圓形,基部凹入,背棱和中棱線形隆起,側棱翅狀,分果棱槽間1~4油管,合生面有油管4~5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湖北、四川及江西等地。
②毛當歸
多年生草本,高1~3米。莖帶紫色,無毛。根生葉和莖下部葉2回3出羽狀復葉,小葉片卵圓形,長4~14厘米,寬2.5~8厘米,邊緣有鈍鋸齒,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葉脈上疏生短柔毛,莖上部的葉片逐漸簡化而成膨大的葉鞘。復傘形花序傘輻10~20,總苞無或有1~2枚鞘狀的苞片;小傘形花序具花16~30朵;小總苞數枚,花白色;萼齒短三角形;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雙懸果扁橢圓形,背棱線形隆起,側棱翅狀,每個棱槽中有油管1個,合生面有油管2個。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於山谷、水溝、草叢中或灌木叢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廣西、新疆等地。
③興安白芷,形態詳"白芷"條。
④紫莖獨活
多年生草本,高1~2米。莖深紫色,有縱溝紋,上部有少數分枝,密生短硬毛。葉互生,下部及中部葉2~3回羽狀深裂,最終裂片狹卵形、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6~12毫米,兩面脈上有細毛,邊緣有缺刻狀尖齒;葉柄基部膨大成鞘。上部葉簡化成紫黑色囊狀葉鞘,外面密被絨毛。復傘形花序頂生,傘梗有毛;無總苞;傘輻20~30,密被柔毛;小總苞片鉆形,有緣毛;花紫色,少為白色。雙懸果寬橢圓形,長0.6~1厘米;寬5~7毫米;懸果扁平,有寬翅,背棱細線形。
多生於山坡草叢。分布東北、河北、山西等地。
⑤牛尾獨活
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根長圓錐形,有時有細長的支根數條。莖單一,表面有縱直溝紋,疏生短柔毛。基生葉和莖下部的葉柄長8~17厘米,基部擴大成寬闊的葉鞘,邊緣膜質;1~2回羽狀分裂,有3~5裂片,裂片廣卵形或卵形,長5~13厘米,寬4~20厘米,3淺裂,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兩面疏生短柔毛,莖上部葉較小,3淺裂至3灤裂。復傘形花序頂生,密生紉柔毛;傘輻16~18,長3.5~9厘米;總苞少數,長披針形,有時邊緣羽狀淺裂,小總苞片5~8,線狀披針形,有柔毛,小傘形花序有花約20朵,花白色;萼齒不明顯;花瓣5,頂端凹入,大小不等;雄蕊5;子房下位,密生細柔毛,花柱基部圓錐形。雙懸果扁圓形,長6~7毫米,寬5毫米,背棱不顯著,有油管4個,合生面有油管2個,側棱發展成翅。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於山坡、灌叢林下。分布四川、雲南、湖北等地。
⑥軟毛獨活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體被有柔毛。根圓錐形,黃白色。莖綠色,表面有縱直溝紋及白色短毛。葉互生,下部葉具長柄,葉柄基部膨大呈鞘狀,上部葉柄短,或僅有寬大的葉鞘;1回羽狀分裂,裂片3,廣卵形或菱形,不規則的3~5裂,長約10~20厘米,寬14厘米,深裂或淺裂,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有白色短毛。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傘輻12~30枚,長2~12厘米;被有柔毛;總苞少數,線形,小總苞片5~10。披針形,常較花梗為長;花小,白色;花瓣5,大小不等,邊緣的花瓣較大,先端凹陷;雄蕊5,子房下位。雙懸果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凹陷,扁平,長約8毫米,側棱發展成翅,背棱及中棱線形,油管4條,顯著,合生面有油管2個。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於坡地、草叢中。分布於我國北部及中部。
⑦食用楤木,形態詳"土當歸"條。
【采集】4~10月挖取根部,除去地上莖及泥土,曬幹。
【藥材】①資丘獨活
又名:巴東獨活、肉獨活。為植物重齒毛當歸的幹燥根莖及根。根莖部粗短,圓錐形,長1.5~4.5厘米,直徑1.5~2.5厘米;表面棕色至灰棕色,具密集環狀葉痕,有數條縱槽,並多不規則縱皺紋;頂部有凹陷的莖痕。根數個稀為單一,呈圓柱形,彎曲,長短不一,約至30厘米,直徑0.5~1.5厘米;表面較粗糙,具深皺紋及橫裂紋,有多數橫長隆起的皮孔,長2~3毫米。質軟韌,折斷面帶裂片性。切斷面皮部淡灰棕色,有彎曲裂隙,射線暗棕色,油點細密,擠壓時滲出黃色油滴,近形成層呈暗棕色環帶;木質部帶黃色。氣香郁,味苦微甜,後辛。以根條粗肥,香氣濃郁者為佳。
主產湖北思施、資丘、巴東及四川巫山、巫溪等地,江西亦產。
②香獨活
又名:浙獨活、績獨活。為植物毛當歸的幹燥根莖及根。根莖部膨大,呈圓錐狀,表面灰棕色,具多數不規則縱皺紋。頂端殘留莖基及葉鞘的痕跡。根數條呈類圓柱形,略彎曲,長約5~12厘米,直徑約1.5~3厘米,多分歧。質輕而脆,易折斷。切斷面韌皮部和皮部灰白色,有裂隙,棕黃色油點散在;形成層棕色;木質部暗棕色,約占直徑的1/2。氣芳香,味微甜而辛辣。以根粗壯、質軟、氣香者為佳。
主產浙江、安徽。
③香大活
為植物興安白芷的幹燥根莖及根。呈長紡錘形,常分歧。根莖部表面密生橫紋,頂端有莖痕或莖葉殘基。根長短不等,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明顯縱皺紋及橫長皮孔。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棕色,木質部黃色。氣特異而強烈,味辛苦。
產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
④紫莖獨活
為植物紫莖獨活的幹燥根莖及根。根莖短相,圓錐形,長約5厘米,直徑達3.2厘米,表面棕黃色,有多數不規則縱皺,頂端殘留莖基及葉鞘的痕跡,具環狀橫紋。根多條呈類圓柱形,稍彎曲,長5~14厘米,直徑0.5~2厘米,具縱皺及須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韌皮部及皮部棕黃色,木質部黃白色。氣芳香,味微甜而辛。以根粗、香濃者為佳。
產河北。
⑤牛尾獨活
為植物牛尾獨活的幹燥根莖及根。根莖部略膨大,長2.5~5厘米,有密集的環狀葉痕及環紋,較粗者並有縱溝紋;頂端常殘留莖基和黃色葉鞘。根單一,少有分枝,長16~25厘米,直徑約至1.3厘米;表面略租糙,有不規則皺縮溝紋;皮孔細小、稀疏,橫長排列。質較堅硬,折斷面不平坦,具粉性。根的切斷面皮部類白色,多裂隙,有眾多橙黃色油點;近形成層現棕色環;木質部淡黃白色,偏心性。氣微香,味微甜。以粗壯、分枝少、氣濃者為佳。
主產四川。
⑥山獨活
為植物軟毛獨活的幹燥根莖和根。根莖部近圓錐形,長1~3厘米,直徑0.7~2厘米;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有密集環紋及環狀葉痕,較粗者具少數縱溝紋;頂端殘留莖基及具光澤的棕黃色葉鞘。根多分枝,稍彎曲,長8~18厘米,直徑至1.5厘米;表面淡灰棕色至黑棕色,略粗糙,具不規則皺縮溝紋;皮孔細小,稀疏,橫長排列。質較堅韌,折斷面不平坦,具粉性。根的切斷面類白色,多裂隙,可見橙黃色油點;近形成層現淡棕色環;木質部淡黃色。氣微香,味微苦。以粗壯、氣香者為佳。
主產四川、陜西等地。安徽、浙江也產。
⑦九眼獨活
為植物食用楤木的幹燥根莖和根。根莖粗大,呈彎曲扭轉不整齊的圓柱體,長約10~30厘米,直徑3~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具有約6~9個比較大的圓形凹穴(莖痕),所以有九眼獨活之名,凹穴徑寬1.5~2.5厘米,深約1厘米,每一凹穴構成一結節,內有殘留的莖基部。根莖的底部散生多數圓柱形的根,大小粗細不一,長約2~15厘米,粗0.4~1厘米,表面有顯著的縱直皺紋。橫切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組織疏松,有很多的裂隙和分泌腔,形成層不顯著。質輕,堅脆。氣微香,味淡。以獨根、粗壯、有油性者為佳。
主產四川。此外,雲南、貴州、湖北、陜西等地亦產。
此外,尚有短莖獨活(產新疆)、白根獨活(產四川、陜西,又稱大活)、永寧獨活(產陜西、四川,又名毛獨活)、白亮獨活(產四川、雲南、西藏,又名白獨活)以及濃紫龍眼獨活(產西藏)、小葉龍眼獨活(產四川、貴州、雲南,又名九眼獨活)等的根,在少數地區亦作獨活使用。
【化學成分】毛當歸根含當歸醇、當歸素、佛手柑內酯、歐芹酚甲醚、傘形花內酯、東莨菪素、當歸酸、巴豆酸、棕桐酸、硬脂酸、油酸、亞麻酸、植物甾醇、葡萄糖和少量揮發油。
軟毛獨活根含白芷素、虎耳草素、佛手柑內酯、花椒毒素、牛防風素、異虎耳草素、異佛手柑內酯等多種呋喃香豆精類。葉除含上述成分外,還含補骨脂素等,其中主要的呋喃香豆精類為牛防風素。還含揮發袖0.26~0.57%。
【藥理作用】①鎮靜、催眠、鎮痛、抗炎作用
獨活煎劑或流浸膏(品種未經鑒定)給大鼠或小鼠口服或腹腔註射,均可產生鎮靜乃至催眠作用,甚至可防止士的寧對蛙的驚厥作用,但不能使其免於死亡。用小鼠熱板法證明,它有鎮痛作用。獨活寄生湯同樣有鎮靜、催眠及鎮痛作用,對大鼠甲醛性"關節炎"有抗炎作用。
②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獨活粗制劑(品種未鑒定)予麻醉犬或貓靜脈註射,有降壓作用,但不持久。酊劑作用大於煎劑。切斷迷走神經不影響其降壓,註射阿托品後,降壓作用受到部分或全部的抑制。對離體蛙心有抑制作用。煎劑在蛙腿灌註時,有收縮血管的作用。
③其他作用
獨活能使離體蛙腹直肌發生收縮。煎劑(品種未鑒定)在試管內(1:100)對人型結核桿菌有某些抗菌作用。
軟毛獨活對人能引起日光性皮炎,是由於其中所含之補骨脂素衍化物,如佛手柑內酯、花椒毒素、歐芹屬素乙等。而花椒毒酚、異虎耳草素、Angesin等則無"光敏"作用
【炮制】揀去雜質,分開大小個,洗凈,潤透後切片,幹燥。
《雷公炮炙論》:"采得獨活後細銼,拌淫羊藿裛二日後,曝乾,去淫羊藿用,免煩人心。"
【性味】辛苦,溫。
①《本經》:"苦,平。"
②《別錄》:"甘,微溫,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
④《本草正》:"味苦,性微涼。"
【歸經】入腎、膀胱經。
①《珍珠囊》:"足少陰腎,手少陰心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腎二經。"
③《本草通玄》:"手、足太陽,足少陰、厥陰。"
④《藥品化義》:"入心、肝、腎、膀胱四經。"
【功用主治】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
①《本經》:"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痓,女子疝瘕。"
②《別錄》:"治諸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
③《藥性論》:"治中諸風濕冷,奔喘逆氣,皮肌苦癢,手足攣痛,勞損,主風毒齒痛。"
④《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能燥濕,苦頭眩目運,非此不能除。"
⑤張元素:"散癰疽敗血。"
⑥李杲:"治風寒濕痹,酸痛不仁,諸風掉眩,頭項難伸。"
⑦王好古:"去腎間風邪,搜肝風,瀉肝氣,治項強腰脊痛。"
⑧《滇南本草》:"表汗,治兩脅、面寒疼痛。"
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語,手足不隨,口眼歪斜,目赤膚癢。"
⑩《本草正》:"理下焦風濕,兩足痛痹,濕癢拘攣。"
⑾《現代實用中藥》:"發汗,利尿,消浮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陰虛血燥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註》:"蠡實為之使。"
②《本經逢原》:"氣血虛而遍身痛及陰虛下體瘙弱者禁用。一切虛風類中,鹹非獨活所宜。"
【選方】①治風痹:獨活、石南各四兩,防風三兩,附子、烏頭、天雄、茵芋各二兩。以酒二鬥,漬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幹金方》獨活酒)
②治風傷腎經,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之患,及新產後腰腳攣痛,除風活血:獨活二兩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斷絲)、北細辛、白芍藥、桂心、芎藭、防風(去蘆)、甘草、人參、熟地黃(洗)、大當歸各二兩。上銼散,每四錢,水二盞煎,空心服。(《世醫得效方》獨活寄生湯)
③治少陰寒濕腰痛:獨活、蒼術、防風、細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癥因脈治》獨活蒼術湯)
④治歷節風四肢頭面腫:黃芪十二分,獨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幹),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幹),上五味搗篩為散,一服方寸匕,飲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蕪荑、蒜、面、豬肉。(《延年方》)
⑤治驚癱、鶴膝,及中風濕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晝輕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獨活半兩,當歸(酒洗)、白術、黃芪(蜜水塗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錢半,甘草(炙)三錢。上件細切,每取二錢,水一盞,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熱服,或無時。(《活幼心書》獨活湯)
⑥治產後百日中風,痙,口噤不開,並治血氣痛,勞傷,補腎;獨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鬥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漬獨活再宿,若急須,微火煮之,令減三升,去滓,別熬大豆極焦,使煙出,以獨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獨活紫湯)
⑦治產後中風,虛人不可服他藥者:獨活三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獨活湯)
⑧治風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車急,舌不得轉:獨活三兩,生地黃汁一升,竹瀝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頓服之。(《千金方》)
⑨治頭痛屬少陰者:獨活、細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風、甘草,水煎服。(《癥因脈治》獨活細辛湯)
⑩治齒根動痛:生地黃、獨活各三兩。上二味細切,以酒一升漬一宿,含之。(《千金方》)
⑾浣洗一切癰疽:獨活、黃芩、莽草、當歸、川芎、大黃、赤芍藥各-兩。上為散,分作兩次,先用豬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藥,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熱洗瘡。(《普濟方》獨活散)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獨活3錢,紅糖5錢,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療程1周。治療422例,顯效29例(6.9%),有效282例(66.8%)。有效病例均顯示一定的鎮咳、平喘作用。副作用有頭昏、頭痛、舌發麻、惡心、嘔吐、胃部不適等,一般不必停藥。
【名家論述】①《湯液本草》:"獨活,治足少陰伏風,而不治太陽,故兩足寒濕,渾不能動止,非此不能治。"
②《本草經疏》:"獨活,其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者,金瘡為風寒之所襲擊,則血氣壅而不行,故其痛愈甚,獨活之苦甘辛溫,能辟風寒,邪散則肌表安和,氣血流通,故其痛自止也。奔豚者,腎之積,腎經為風寒乘虛客之,則成奔豚,此藥本入足少陰,故治奔豚。癇與痊皆風邪之所成也,風去則癇痓自愈矣。女子疝瘕者,寒濕乘虛中腎家所致也,苦能燥濕,溫能辟寒,辛能發散,寒濕去而腎臟安,故主女子疝瘕,及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也。"
③《本草匯言》:"獨活,善行血分,祛風行濕散寒之藥也。凡病風之證,如頭項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難行,麻木不用,皆風與寒之所致,暑與濕之所傷也;必用獨活之苦辛而溫,活動氣血,祛散寒邪,故《本草》言能散腳氣,化奔豚,療疝瘕,消癰腫,治賊風百節攻痛,定少陰寒郁頭疼,意在此矣。"
④《藥品化義》:"獨活,能宣通氣道,自頂至膝,以散腎經伏風,凡頸項難舒,臀腿疼痛,兩足痿痹,不能動移,非此莫能效也。……能治風,風則勝濕,專疏濕氣,若腰背酸重,四肢攣痿,肌黃作塊,稱為良劑。又佐血藥,活血舒筋,殊為神妙。"
⑤《本草求真》:"獨活,辛苦微溫,比之羌活,其性稍緩,凡因風幹足少陰腎經,伏而不出,發為頭痛,則能善搜而治矣,以故兩足濕痹,不能動履,非此莫痊,風毒齒痛,頭眩目暈,非此莫攻……因其所勝而為制也。且有風自必有濕,故羌則療水濕遊風,而獨則療水濕伏風也。羌之氣清,行氣而發散營衛之邪,獨之氣濁,行血而溫養營衛之氣。羌有發表之功,獨有助表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則遊風頭痛,風濕骨節疼痛可治,獨行下焦而下理,則伏風頭痛,兩足濕痹可治。二活雖屬治風,而用各有別,不可不細審耳。"
⑥《本草正義》:"獨活為祛風通絡之主藥,《本經》主風寒所擊,祛風之正治也。主金瘡止痛,蓋指風邪外襲之破傷風,則能法風而止其痛,非能止脫血發熱之瘡痛也。奔豚本屬腎水之邪上湧,溫辛下達,故亦治之。癇痓亦因風動而發,然寒風則宜於獨活,而痰火生風,非其治矣。《別錄》療賊風及百節痛風,無問久新,則芳香走竄,固無微不至,亦防風之流亞也。獨活氣味雄烈,芳香四溢,故能宣通百脈,調和經絡,通筋骨而利機關,凡寒濕邪之痹於肌肉,著於關節者,非利用此氣雄味烈之味,不能直達於經脈骨節之間,故為風痹痿軟諸大證必不可少之藥。惟古時羌活獨活,未嘗分別,故古書以獨活通治內外上下諸證,凡頭面肢體,無一不在獨活範圍之內,自宋以來,則羌活別為一條,而芳香之氣,尤為濃郁,則徹上旁行,合讓羌活占其優勝,而獨活之味較厚,則以專治腰膝足脛等證。雖古人尚未明言,而海藏已謂羌活氣雄,獨活氣細,石頑亦稱其升中有降,皆隱然有上下之別,頤業師朱氏家法,恒以獨活治下,凡自腰及少腹以下,通用獨活,不僅風寒濕氣痿痹酸痛,可以立已,即瘍證之發於陰分者,未潰易消,已潰易斂,功績顯然,確乎可信,此古人未嘗明言之奧旨也。……然如著痹痿躄諸侯,又多氣血虛寒,不得流利,茍非羌獨辛散,亦難速效,則病本雖屬血虛,又宜於養血滋液之中,參入宣絡溫運,徐圖奏績。"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毒魚藤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獨椒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