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海膽功效和作用

海膽 海膽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海膽
(《本草原始》)
【異名】海肚齊、刺海螺、刺鍋子(《山東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球海膽科動物馬糞海膽、光棘球海膽或刻肋海膽科動物細雕刻肋海膽、北方刻肋海膽等的石灰質骨殼。
【動物形態】①馬糞海膽
全體呈半球形,直徑約3~5厘米,常呈灰綠色、灰褐色或棕灰色,密生能活動的棘。將棘除去後,則露出堅硬的殼。扁凹而有口的一面稱"口面",與其相對的隆起面稱"反口面"。口面有5枚鈣質齒從口內露出,其四周為圍口區,不生棘。反口面中央有肛門,其周圍有效塊殼板,包括篩扳1、生殖板4及眼板。另一部分殼板成為相間排列的5個步帶和5個間步帶,在赤道部步帶和間步帶幾乎等寬。步帶板上每4對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大疣很小,排成縱行;中疣和有孔帶中間的疣排列成水平的橫行。間步帶板上有1個大疣和5~6個中疣排成縱行。棘短,長僅5~6毫米。
棲息於海濱砂礫底、海藻間或石縫中。分布遼寧、河北、山東,以至浙扛、福建沿海。
②光棘球海膽,又名:大連紫海膽。
形態與上種相似。全體呈半球形,直徑可達8~10厘米,常呈紫褐色、黑紫色。殼薄而脆。口面平坦,反口面隆起。步帶較窄,約為間步帶的2/3,但到圍口區邊緣卻等於、或反比間步帶略寬。步帶板上每6~7對管足孔排成斜弧形,有大疣1個,中疣2~4個和多數小疣。赤道部各間步帶板上有1個大疣,大疣上方和兩側有15~22個中疣和小疣。棘大小不等,大棘粗壯,長可達3厘米。
分布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北部的沿海。
③細雕刻肋海膽
體呈高圓錐形,直徑通常4厘米。大棘扁平,在黃褐或灰褐色的底子上,帶有紅紫色的橫斑,有時亦可見到白色者。圍肛部具跟板5、生殖板5;間步帶和步帶各5個,互相間隔,步帶板的水平縫合線呈三角形凹痕。赤道部各步帶板有大疣、中疣各1個,小疣多數。各間步帶板有3個大疣,及多數中疣、小疣。間步帶管足孔6行,寬度比步帶板小。
棲息於淺海細沙泥底,常借海藻或碎殼隱蔽。北自大連,南至海南島均有分布。
④北方刻肋海膽
形似上種而殼較低矮,大棘淺灰褐色,無紅紫色斑紋,僅基部為黑褐色。赤道部以上步帶板的水平縫合線上凹痕邊緣有些傾斜,內端深陷成孔狀。
棲於泥沙底的淺海中。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浙江等地沿海。
【采集】夏季捕捉。捕得後,去掉肉和棘刺,洗凈曬幹。
【藥材】幹燥的骨殼呈中空的半球形,直徑3~4厘米,厚約2~3厘米,較扁平的一面為黃棕色、中央有圓形口孔,圍口部略向內凹下,口內邊緣著生5個"U"字形互相連接的薄片狀齒。背面棕色,隆起,其中心有一個十角星狀的孔,為"頂端系統"脫落後所形成,從"頂端系統"至口孔有石灰質骨板,輻射狀排列成10帶,頗有規則。其中5帶較狹,疣狀突起較小,其外側有無數細孔的為步帶區,與步帶區間隔排列的5帶有較大的疣狀突起,而無細孔的為間步帶區。質堅硬而輕,不易折斷,斷面呈淡藍色。氣微,味辛。
主產山東及河北沿海地區。
【化學成分】馬糞海膽骨殼主要由鈣質所成。棘刺含多種苯醒衍生物的色素。
【炮制】去凈雜質,搗碎。
【性味】①《中藥誌》:"鹹,平。"
②《山東中草藥手冊》:"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原始》:"治心疼。"
②《中藥誌》:"軟堅散結,化痰消腫。治瘰癧痰核,積痰不化,胸脅脹痛等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選方】治頸淋巴結核:海膽二錢,海藻五錢,夏枯草五錢,浙貝母三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海帶根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海粉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