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棗
(《飲片新參》)
【異名】猴子棗、羊腸棗(《藥物出產辨》),猴丹(《中國醫學大辭典》),申棗(《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猴科動物獼猴等內臟的結石。動物形態詳"獼猴骨"條。
【藥材】呈橢圓形,略側、棗,大小相差懸殊,大者如雞卵,小者僅如黃豆,一般如蓮子大。表面青銅色或綠黑色,平滑而有光澤。質硬而脆,擊之易碎;斷面灰黃色,有層次,中央有核。氣微香,味微苦澀,嚼之有砂性。以個大、色深、質脆者為佳。
產印度、馬來半島及南洋群島等地。
【炮制】打碎,揀去核,研極細用。
【性味】①《中國醫學大辭典》:"苦,寒,無毒。"
②《飲片新參》:"微鹹兼苦,寒平,無毒。"
【功用主治】消痰鎮驚,清熱解毒。治痰熱喘嗽,小兒驚癇,瘰癧痰核。
①《中國醫學大辭典》:"治驚癇,小兒急驚,痰厥,熱痰。療癰疽,瘰癧,痰核,橫痃。"
②《飲片新參》:"治虛喘,化痰納氣,治驚癇。"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2~5分。外用:醋摩塗。
【選方】治小兒驚風,痰多氣急,喘聲如鋸,煩躁不寧:羚羊角一錢,麝香四分,猴棗四錢,煆月石一錢,伽南香一錢,川貝母(去心)二錢,青礞石(煆成絳色,水飛)一錢,天竹黃(飛)三錢。各取凈粉,除麝香、伽南香外,先將其余藥粉充分和勻,研至極細,隨後加入麝香、伽南香二味細粉和勻,瓶裝封固。每次服一至二分,日服一至二次,用溫開水送服。(《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範》猴棗散)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