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剪刀草功效和作用

剪刀草 剪刀草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剪刀草
(《飲片新參》)
【異名】塔花(《植物學大辭典》),玉如意(《蘇州本產藥材》),山薄荷、土薄荷(《泉州青草藥》),野薄荷(《泉州本草》),野仙人草、小葉仙人草(《江西民間草藥驗方》),節節花、野香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光風輪或瘦風輪的全草。
【植物形態】①光風輪
多年生草本,高7~25厘米。莖方形,光滑或有微柔毛。葉對生;葉片菱形至卵形,長0.8~2厘米,寬6~1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鋸齒,兩面光滑,有柄。花10余朵排成輪傘花序,對生於葉腋或頂生於枝端;花萼管狀,紫色,外面無毛,5齒裂,下唇齒緣有羽狀緣毛;花冠紫紅色,2唇形,上唇很短,下唇3裂,稍長;能育雄蕊2,退化雄蕊2。小堅果倒卵形,淡黃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於路邊、山腳下、荒地。分布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②瘦風輪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形態與上種近似,惟莖細而柔軟,單一,稀分枝,無顯著的四棱。萼外面脈上有短毛。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長於荒地、路邊及山坡等處。分布山東、江蘇、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臺灣等地。
【采集】6~8月采收,曬幹。
【藥材】幹燥全草,莖枝柔細,直徑不過1毫米;表面紫棕色,有縱棱;折斷面黃棕色。葉皺縮卷曲,黃棕色或淡綠色;質脆易落。上部花穗僅留黃綠色的花萼,花冠多已脫落,有時殘存黃白色的小堅果。氣微,味微苦。以幹燥、黃棕色至青棕色、無泥土者為佳。
產於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性味】苦辛,涼。
①《飲片新參》:"苦,平。"
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苦辛,涼。"
【功用主治】祛風清熱,散瘀消腫。治感冒頭痛,菌痢,腸炎,乳癰,疔瘡,跌打損傷,血崩,蕁麻疹。
①《飲片新參》:"消瘡腫丹毒,蟲咬傷。"
②《蘇州本產藥材》:"止血。治乳癰,疔瘡。"
③《泉州青草藥》:"祛風,止血,消癰,止痢。"
④《泉州本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消癰止痢。治婦人血崩,乳癰,赤白痢。外敷癰疽腫毒。"
⑤蘇醫《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散熱。治腸炎,白喉,咽喉腫痛,癰疽瘡癤,蕁麻疹,過敏性皮炎。"
⑥《江西草藥》:"散瘀解毒。治跌打損傷,感冒頭痛,中暑腹痛。"
⑦《湖南藥物誌》:"行氣,散血,消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感冒頭痛:光風輪三錢,生姜二片,蔥白二個。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②治中暑腹痛:光風輪五錢,青木香根二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③治痢疾:鮮瘦風輪菜一兩,水煎內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
④治乳癰:鮮瘦風輪菜一兩,紅糖一兩,酌加開水燉服。另用鮮葉一握,加紅糖搗爛外敷。
⑤治跌打損傷,積瘀疼痛:㈠鮮瘦風輪菜絞汁泡酒服。(③方以下出《泉州青草藥》);㈡鮮瘦風軲菜,用甜酒釀糟搗爛,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⑥治婦人血崩(屬血熱者):瘦風輪菜一兩,生地黃、側柏葉各五錢,入冰糖少許。水煎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⑦治小兒食積:瘦風輪、公母草各二錢,隔山消一錢半,檳榔、甘草各一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湖南藥物誌》)
⑧治蕁麻疹、過敏性皮炎:光風輪菜適量,煎汁洗。(《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菌痢、腸炎
取瘦風輪18斤和仙鶴草7斤,粉碎,過120目篩,得8斤細粉,將所剩之粗粉再與瘦風輪22斤混合水煎2次,合並2次濾液濃縮到一定程度後拌入8斤細粉,烘幹研粉,過120目篩後裝入0號膠囊中,每粒膠囊相當於瘦風輪生藥2克,仙鶴草0.35克。每次內服4~5粒,每天4次。治療214例急、慢性菌痢及腸炎,療效標準如下:㈠痊愈:臨床癥狀消失,鏡檢陰性,階月內無復發;㈡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但病程較長,追蹤觀察有復發;㈢好轉:癥狀緩解,便次減少,大便鏡檢有好轉;㈣無效:服藥後無明顯變化而采用其他藥物治療者。結果急性菌痢54例,痊愈51例,顯效3例;慢性菌痢14例,痊愈6例,顯效2例,好轉3例,無效3例;急性腸炎128例,痊愈121例,顯效6例,好轉1例;慢性腸炎18例,痊愈12例,顯效3例,好轉1例,無效2例。平均治愈天數為6~7天。初步觀察,療效似高於黃連素、痢特靈等常用藥物;特別是對急性菌痢和腸炎,療效更為明顯。若用煎劑,則控制癥狀似比膠囊更快。治程中除少數病例用量過大時出現便秘外,無其它不良反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菅茅根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剪刀股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