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心
(《食性本草》)
【異名】薏(《爾雅》),苦薏(《本草圖經》),蓮薏(《綱目》),蓮心(《本草再新》)。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成熟種子的綠色胚芽。植物形態詳"蓮子"條。
【采集】秋季采收蓮子時,從蓮子中剝取,曬幹。
【藥材】幹燥的蓮心,略成棒狀,長1.2~1.6厘米。頂端膏綠色,有2個分歧,一長一短,先端反折,緊密互貼,用水浸軟後展開,可見2片盾狀卷曲的幼葉。中央的胚芽直立,長約2毫米。基部胚根黃綠色,略呈圓柱形,長2~4毫米。質脆,易折斷,斷面有多數小孔。氣無,味苦。以個大、色青綠。未經煮者為佳。
主產湖南、湖北、福建、江蘇、浙江等地。
【化學成分】含蓮心堿、異蓮心堿、甲基蓮心堿、荷葉堿、前荷葉堿、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靈、去甲基烏藥堿。又含水犀草甙、金絲桃甙、蕓香甙等黃酮類。
【藥理作用】降壓作用、從蓮子心提出蓮心堿結晶,有短暫降壓之效,改變為季銨鹽,則出現強而持久的降壓作用。氧位甲基-蓮心堿硫酸甲酯季銨鹽對迷走神經節阻滯作用強而持久,但並不是通過迷走神經而致持久降壓;脊髓貓和狗頭交叉循環試驗都指出其降壓機理主要是外周作用。蓮子心非結晶生物堿Nn-9,具有較強降壓作用。麻醉貓靜脈註射1~2毫克/公斤,可降低原血壓水平約50%,維持2~3小時;狗血壓於半小時即恢復;兔子不降壓。有快速耐受性。經進一步實驗,證明此生物堿降壓機理主要是釋放組織胺,使外周血管擴張,其次與神經因素也有關。
【性味】苦,寒。
①陸璣《詩琉》:"味甚苦。"
②《綱目》:"苦,寒,無毒。"
③《重慶堂隨筆》:"甘苦鹹。"
【歸經】《本草再新》:"入心、肺、腎三經。"
【功用主治】清心,去熱,止血,澀精。治心煩,口渴,吐血,遺精,目赤腫痛。
①《食性本草》:"生取為末,以米飲調下三錢,療血渴疾、產後渴疾。"
②《日華子本草》:"止霍亂。"
③《大明一練誌》:"清心去熱。"
④《醫林纂要》:"瀉心,堅腎。"
⑤《本革再新》:"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煩,生律止渴,治目紅腫。"
⑥《隨息居飲食譜》:"斂液止汗,靖熱養神,止血固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錢;或入散劑。
【選方】①治太陰溫病,發汗過多,神昏譫語者:元參心三錢,蓮子心五分,竹葉卷心二錢,連翹心二錢,犀角尖二錢(磨,沖),連心麥冬三錢。水煎服。(《溫病條辨》情宮湯)
②治勞心吐血:蓮子心、糯米。上為細末,酒調服。(《百一選方》)
③治遺精:蓮子心一撮,為末,八層砂一分。每服一錢,白湯下,日二。(《醫林纂要》)
【名家論述】《溫病條辨》:"蓮心,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回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