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續斷功效和作用

續斷 續斷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續斷
(《本經》)
【異名】龍豆,屬折(《本經》),接骨、南草(《別錄》),接骨草(《衛生易簡方》),川斷(《臨證指南》)。
【來源】為川續斷種植物川續斷或續斷的根。
【植物形態】①川續斷(《綱目》),又名:鼓捶草、和尚頭(《滇南本草》),滋油菜、六汗。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根長錐形,主根明顯,或數條並生,外皮黃褐色,具細長須根。莖直立,多分枝,具棱和淺槽,生細柔毛,棱上疏生刺毛。葉對生;基生葉有長柄,葉片羽狀深裂,先端裂片較大,葉端慚尖,邊緣有粗鋸齒;莖生葉多為3裂,中央裂片最大,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1~13厘米,寬4~6厘米,兩側裂片較小,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白色貼伏柔毛;莖梢的葉3裂或全緣,具短柄,毛較少。花小,多數,成球形頭狀花序;總苞片數枚,狹披針形,每花外有一苞片,闊倒卵形;副萼具4鈍齒,密生柔毛;萼淺盤狀具4齒,略呈卵狀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淺黃色,具4枚較深的裂片,花冠管基部漸狹,外側密被下向的長柔毛;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之上部,花絲細長,伸出花冠外;雌蕊1,柱頭短桿狀而扁。瘦果橢圓楔形,通常外被萼片,有明顯4棱,淡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野生於山野及路旁。主要分布於四川、湖北、湖南、雲南、西藏等地。
②續斷,又名:小血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直立,具棱和淺槽,密被白色柔毛,棱上有較粗糙的刺毛。葉對生;基生葉有長柄,多為羽狀深裂或3裂,偶有完整不裂者;莖生葉多為3~5羽狀分裂,中央裂片最大,橢圓形至橢圓狀廣卵形,長8~16厘米,寬3~8厘米,先端漸尖,基都楔形,兩側裂片較小,基部下側延成翼狀;莖梢的葉較小,3裂,中央裂片披針形,兩側裂片較小,線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密被白色貼伏的柔毛,背面葉脈上常有刺毛。頭狀花序球形或廣橢圓形;總苞片數枚,線形,每花外有一倒卵形苞片,先端突尖呈粗刺狀,邊緣有綠色針刺毛;副萼密生柔毛;花萼淺盤狀,具4齒,密被細柔毛;花冠紅紫色,4淺裂,裂片卵圓形;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的上部,微伸出或不伸出於花冠外;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細長。瘦果楔狀長圓形,長5~6毫米,具4棱,淡褐色,花萼宿存。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於山坡草地,土填較濕處或溪溝旁,陽坡草地亦有生長。分布河北、安徽、江蘇、浙扛、福建、廣西、江西、山西、貴州、陜西等地。
【采集】8~10月采挖,洗凈泥沙,除去根頭、尾梢及細根,陰幹或炕幹。
【藥材】幹燥根呈長圓柱形,向下漸細,或稍彎曲,長7~10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扭曲的縱皺及淺溝紋,皮孔橫裂,並有少數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微帶角質性,皮部褐色,寬度約為木部的一半,形成層略呈紅棕色,本部淡褐色或灰綠色。維管束呈放射狀排列,微顯暗綠色。氣微香,味苦甜而澀。以粗肥、質堅、易折斷、外色黃褐、內色灰綠者為佳。
主產湖北、四川、湖南、貴州。陜西、雲南、江西、廣東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川續斷根含生物堿、揮發油,續斷根含續斷堿及揮發油。
【炮制】續斷:洗凈泥沙,除去殘留根頭,潤透後切片曬幹,篩去屑。炒續斷:取續斷片入鍋內以文火炒至微焦為度。鹽續斷:取續斷片入鍋內,加入鹽水拌炒至幹透為度。(每續斷片100斤。用食鹽2斤,加開水適量化水)酒續斷:取續斷片用酒拌勻吸幹,入鍋內以文火炒幹為度。(每續斷片100斤,用黃酒20斤)
【性味】苦辛,微溫。
①《本經》:"味苦,微溫。"
②《滇南本草》:"性溫,微苦微酸。"
③《本草經疏》:"苦甘辛,微溫,無毒。"
【歸經】入肝、腎經。
①《滇南本草》:"入肝。"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①《本經》:"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瘍,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久服益氣力。"
②《別錄》:"主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腕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
③《藥性論》:"主絕傷,去諸溫毒,能宣通經脈。"
④《日華子本草》:"助氣,調血脈,補五勞七傷,破癥結瘀血,消腫毒,腸風,痔瘺,乳癰,瘰癧,撲損,婦人產前後一切病,面黃虛腫,縮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宮冷。"
⑤《滇南本草》:"補肝,強筋骨,走經絡,止經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
⑥《滇南本草圖說》:"治一切無名腫毒,楊梅,天泡諸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宜忌】①《本草經集註》:"地黃為之使。惡雷丸。"
②《得配本草》:"初痢勿用,怒氣郁者禁用。"
【選方】①治腰痛並腳酸腿軟:續斷二兩,破故紙、牛膝、木瓜、萆薢;杜仲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空心無灰酒下五、六十丸。(《扶壽精方》續斷丸)
②治老人風冷,轉筋骨痛:續斷、牛膝(去蘆,酒浸)。上為細末,溫酒調下二錢,食前服。(《魏氏家藏方》續斷散)
③治妊娠胎動兩三月墮:川續斷(酒浸)、杜仲(姜汁炒去絲)各二兩。為末,棗肉煮烊,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綱目》)
④治滑胎:菟絲子四兩(炒,燉),桑寄生二兩,川續斷二兩,真阿膠二兩。上藥將前三味軋細,水化阿膠和為丸一分重(幹足一分)。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日再服。(《醫學衷中參西錄》壽胎丸)
⑤治打撲傷損,閃肭骨節:接骨草搗爛盫之。(《衛生易簡方》)
⑥治產後血運,心腹鞕,乍寒乍熱:續斷三兩,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續斷湯)
⑦治乳汁不行:川續斷五錢,當歸、川芎各一錢五分,麻黃、川山甲(火煆)各二錢,天花粉三錢。水二大碗,煎八分,食後服。(《本草匯言》)
⑧治乳癰初起可消,久患可愈:川續斷八兩(酒浸,炒),蒲公英四兩(日幹,炒)。俱為末,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⑨治水腫:續斷根,燉豬腰子食。(《湖南藥物誌》)
【名家論述】①《本草匯言》:"續斷,補續血脈之藥也。大抵所斷之血脈非此不續,所傷之筋骨非此不養,所滯之關節非此不利,所損之眙孕非此不安,久服常服,能益氣力,有補傷生血之效,補而不滯,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恒多也。"
②《本草正》:"續斷,用其苦澀。其味苦而重,故能入血分,調血脈,消腫毒、乳癰、瘰癧、痔痿,治金損跌傷,續筋骨血脈;其味澀,故能治吐血、衄血、崩淋、胎漏、便血、尿血,調血痢,縮小便,止遺精帶濁。佐之以甘,如甘草、地黃、人參、山藥之類,其效尤捷。"
③《藥品化義》:"續斷,苦養血脈,辛養皮毛,善理血脈傷損,接續筋骨斷折,故各續斷。外消乳癰、瘰癧,內清痔漏、腸紅,以其氣和味清,胎產調經,最為穩當。且苦能堅腎,辛能潤腎,可療小便頻數,精滑夢遺,腰背酸疼,足膝無力,此皆腎經癥也。若同紫菀用之,調血潤燥,治血枯便閉,大能宣通血氣而不走泄。"
④《本草求真》:"續斷,實疏通氣血筋骨第一藥也。第因氣薄而見精脫、胎動、溺血、失血等癥,則又深忌,以性下流者故耳。功與地黃、牛膝、杜仲、巴戟相等,但有溫補細微之別,不可不知。"
⑤《本草正義》:"續斷,通行百脈,能續絕傷而調氣血,《本經》謂其主傷寒,補不足,極言其通調經脈之功。惟傷寒之寒字,殊不可解,疑當作中,然舊本皆作傷寒,惟石頑《逢原》則竟作傷中,蓋亦石頑改之,未必其所見舊本之果作傷中也。其治金瘡癰瘍,止痛生肌肉,及折跌腕傷,惡血,續筋骨,主腰痛,關節緩急等證,無一非活血通絡之功效。婦人乳難,則以乳子之時言之。即產後諸病,續斷行血而能和血。故通治產後及崩漏也。"又:"續斷,其氣溫和,氣味俱厚,故兼入氣血,能宣行百脈,通利關節,凡經絡筋骨血脈諸病,無不主之,而通痹起痿,尤有特長。又其味苦而澀,能行能止,則療崩漏、帶下、血痢、淋濁,而女科之胎產經帶,奇經八脈諸病,及傷科腕閃跌仆諸證,外瘍癰腫潰腐,支節酸疼,屈伸不利等病,類皆賴以成功,其效甚宏,其用頗廣,加以呈功頗捷,而性又柔和,無燥烈剛暴之弊。"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徐長卿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續隨子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