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薅田藨功效和作用

薅田藨 薅田藨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薅田藨
(《綱目》)
【異名】藨(《爾雅》),蛇泡竻、黑龍骨(《生草藥性備要》),三月泡(《辰溪縣誌》),紅梅消、紅瑣梅、過江龍、倒築傘(《植物名實圖考》),薅秧泡(《分類草藥性》),牙鷹竻(《廣州植物誌》),倒生根、毛葉仙橋(《貴州民間方藥集》),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福建民間草藥》),乳癰泡、鷹爪竻,種田蒲(《廣西中獸醫藥植》),天青地白草(《江蘇植藥誌》),細蛇氹、小還魂(《南寧市藥物誌》),五月藨刺、龍船藨、紅花脬竻(《江西民間草藥》),栽秧泡(《重慶草藥》),蛇泡果(《中華內科雜誌》8(4):359,1960),兩頭粘、五月紅.陳刺波(《閩東本草》),草楊梅、仙人搭橋(《中國藥植誌》)。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茅莓的全草。
【植物形態】茅莓(《本草拾遺》)
落葉小灌木,高約1米。枝呈拱形彎曲,具短柔毛和倒生皮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通常3枚,有時5枚,頂生小葉菱狀卵形至闊倒卵形,側生小葉常為寬倒卵圓形,較小,具淺裂,先端鈍,基部闊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短絨毛;托葉針狀。花數朵成傘房花序或短總狀花序;萼片5,綠色,具絨毛;花瓣5,直立,闊倒卵形,較花萼長,粉紅色或紫色:雄蕊多數;雌蕊多數,花柱宿存。聚合果球形,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於向陽的山坡或山溝的兩側以及山路旁。分布幾遍全國。
本植物的根(薅田藨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7~8月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曬幹。
【藥材】幹燥花枝長約30厘米,葉片多少脫落,枝的表面紅棕色或枯黃色,散生有短刺;質地堅實,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葉片表面黃綠色,背面灰白色,具柔毛,常破碎不全,大多皺縮卷曲;花穗多數枯萎,花瓣多萎落不存。氣微弱,味微苦而澀。以幹燥、葉片多、無雜質者為佳。
產江蘇、廣西、福建、江西等地。
【性味】甘酸,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澀酸。"
②《本草求原》:"酸澀,平。"
③《嶺南采藥錄》:"味苦,微寒。"
④《南寧市藥物誌》:"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殺蟲。治吐血,跌打刀傷,產後瘀滯腹痛,痢疾,痔瘡,疥瘡,瘰癧。
①《生草藥性備要》:"除螆疥,殺蟲,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癧;十蒸九曬治吐血,止牙痛。"
②《本草求原》:"薳:止刀傷血。"
③《南寧市藥物誌》:"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產後瘀痛,赤痢,熱眼。"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或浸酒。外用:搗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創傷出血:薅田藨葉曬燥,研細末,敷傷口,潔布條紮護。(《江西民間草藥》)
②治瘰癧:蛇泡竻葉搗爛敷。(《嶺南采藥錄》)
③治汗斑及白泡瘡:蛇泡竻莖葉,燒灰,和茶油塗。(《嶺南采藥錄》)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蒿雀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薅田藨根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