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日華子本草》)
【異名】槐蕊(《本草正》)。
【來源】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
【植物形態】槐(《爾雅》),又名:豆槐、白槐、細葉槐、金藥樹、護房樹。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灰色或深灰色,粗糙縱裂。內皮鮮黃色,有臭味;枝棕色,幼時綠色,具毛,皮孔明顯。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達25厘米,葉柄基部膨大;小葉7~15,卵狀長圓形鹹卵狀披針形,長2.5~5厘米,寬1.5~2.6厘米,先端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微亮,下面伏生白色短毛;小葉柄長2.5毫米;托葉鐮刀狀,早落。圓錐花序頂生;花乳白色,長1.5厘米;萼鐘形,5淺裂;花冠蝶形,旗瓣同心形,有短爪,脈微紫;雄蕊10,分離不等長;子房筒狀,有細長毛,花柱彎曲。莢果長2.5~5厘米,有節,呈連珠狀,無毛,綠色,肉質,不開裂,種子間極細縮。種子1~6粒,深棕色,腎形。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於山坡、平原或植於庭園。我國大部地區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槐根)、嫩枝(槐枝)、根皮及樹皮的韌皮部(槐白皮)、葉(槐葉)、果實(槐角)、樹脂(槐膠)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夏季,花初開放時采收花朵,商品稱"槐花";花未開時采收花蕾,商品稱"槐米"。除去雜質,當日曬幹。
【藥材】①槐花
幹燥花朵,花瓣多數散落,完整的花呈飛鳥狀,直徑約1.5厘米,花瓣5枚,黃色或淡棕色,皺縮、卷曲。基部萼筒黃綠色,先端5淺裂。雄蕊淡黃色,須狀,有時彎曲。子房膨大。質輕,氣弱,味微苦。以色黃白、整齊、無枝梗雜質者為佳。
②槐米
又名:槐花米(《醫方易簡》)。系幹燥的花蕾,呈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5~5毫米,寬1.5~2毫米。外表黃褐色或黃綠色,稍皺縮,下部為鐘狀花萼,先端具不甚明顯的5齒裂,有時有短柄,上部為未開放的花冠,大小不一,花萼和花冠的外面均疏生白色短柔毛。質松脆。氣弱,味微苦。以花蕾足壯、花萼色綠而厚、無枝梗者為佳。
我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而以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廣東、廣西、遼寧等地為主產區。
【化學成分】含蕓香甙,花蕾中含量多,開放後含量少。又從幹花蕾中得三萜皂甙0.4%,水解後得白樺脂醇、槐花二醇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
另從花蕾中得槐花米甲素(14%)、乙素(1.25%)和丙素(0.35%),甲素是和蕓香甙不同的黃酮類,乙素和丙素為甾醇類。又含鞣質,生槐花含0.66%,槐花炭鞣質含量約為生槐花的4倍。
【藥理作用】①對毛細血管的影響
槐花中的成分蕓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正常的彈性,槲皮素可增強豚鼠、大鼠皮膚毛細血管的抵抗力(用負壓引起正常及肝素化動物皮膚出現瘀點的方法),降低血管通透性(用兔-氯仿法),其對毛細血管穩定性的作用較蕓香甙強1/3。近年報道槲皮素等黃酮醇型化合物對Arthusphenomenon(致敏動物皮下註射抗原,引起局部水腫及壞死)有抑制作用。黃酮類化合物中的無色矢車菊素對豚鼠及人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有雙相作用:早期暫時性使毛細血管抵抗力增加,隨後是強而長時間的作用,可持續幾天,但另一些黃酮類對毛細血管的抵抗力僅表現單相作用。連續大量應用蕓香甙及槲皮素,可阻止由於減壓而引起的鼠肺出血。
②抗炎作用
蕓香甙及槲皮素對大白鼠因組織胺、蛋清、5-羥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腳爪浮腫,以及透明質酸酶引起的足躁部浮腫有抑制作用。蕓香甙能顯著抑制大鼠創傷性浮腫,並能阻止結膜炎、耳廓炎、肺水腫的發展,對兔由於芥子油引起的結膜水腫,僅有輕微的抑制作用,如將蕓香甙溶於丙二醇中,預防炎癥的效果更好。靜脈註射蕓香甙能抑制兔因馬血清引起的皮膚、關節過敏性炎癥及Arthusphenomenon,這可能是由於它對毛細血管壁有保護作用,使毛細血管致密,抑制滲出所致蕓香甙硫酸酯的鈉鹽能加速狗因註射松節油引起的後肢血栓性靜脈炎的恢復。關於蕓香甙類黃酮的抗炎原理,說法很多,如興奮腎上腺皮質(給予蕓香甙衍化物後,腎上腺中維生素C及膽甾醇含量降低,血漿中甾醇類顯著增加),血中腎上腺素增多(可能是由於與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或單胺氧化酶產生競爭性抑制所致),間接的抑制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並使血管前括約肌張力增加,降低真毛細血管充血的總量;有認為系抑制了透明質酸酶所致;也有認為是由於保護了肥大細胞的"裂解"及"脫粒",因此抑制了前致炎胺的釋放,以及阻礙腎上腺素分解兩種因素綜合所致。從生化方面認為是由於其阻斷了多種酶的巰基,並與酶中的主要金屬離子復合而表現抗炎作用。關於其抗水腫的作用,則認為是由於增加了透明質酸的粘度,及抑制了胞膜三磷酸腺甙酶。
③解痙、抗潰瘍作用
槲皮素能降低腸、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其解痙作用較蕓香甙強5倍,用X線研究證明,蕓香甙能降低大鼠的胃運動功能,並能解除氯化鋇引起的小腸平滑肌痙攣,效力僅為凱林的1/14,皮下註射蕓香甙5~10毫克/公斤,能顯著降低大鼠因結紮幽門引起的胃潰瘍的病竈數目,對反射性胃潰瘍的效力較凱林強。槐花液(含蕓香甙甚微)註入兔腸腔內,能刺激腸粘膜使滲出液增加。
④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槐花液對離體蛙心有輕度興奮作用,對心傳導系統有阻滯作用。蕓香甙、槲皮素、槲皮甙亦能增加離體及在位蛙心的收縮力及輸出量,並減少心率。蕓香甙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縮。槲皮素可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循環。槐米400毫克/公斤連服三天,可增加小鼠的冠狀血管流量(銣88示蹤法)。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兔冠脈收縮(T波增高),有輕度的對抗作用。能降低大鼠心肌耗氧量(瓦伯氏呼吸器法)。目前人工合成的許多黃酮衍化物多有擴張冠狀血管及抗心律不齊等作用。槐花液、槐花酊劑對麻醉犬、貓有暫時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蕓香甙及其制劑有降壓作用,槲皮素亦能短時間的降壓。
⑤對血脂質的影響
用膽甾醇30毫克/公斤及6甲基硫脲嘧啶90毫克/公斤混於食物中飼養大白鼠,形成高膽甾醇血癥,同時皮下註射槲皮素10毫克/公斤,能有效的降低肝、主動脈及血中的膽甾醇量,並增加膽甾醇-蛋白復合物的穩定性,對實驗性動脈硬化癥有預防及治療效果。
⑥其他作用
蕓香甙及槲皮素在試管內對某些細菌有抗菌作用,也有認為無抗菌作用者。對病毒、真菌試管內亦表現抑制。蕓香甙對大鼠肉瘤-45及小鼠肺腺瘤均無抑制作用,但日本學者則認為對某些腫瘤有抑制作用。兩者對多種酶亦有影響。此外蕓香甙對X線照射有保護作用(小鼠的殘存率較對照組高),並能使接受致死量尼篤命的小鼠減少死亡率。槐樹含有血球凝集素,對血球有凝集作用。大劑量槐花酊劑引起某些中樞反射機能的抑制。
一般認為,蕓香甙口服不吸收,因此對其口服時究竟有無治療作用,很值得懷疑。也有人認為,口服後還是可以吸收的。
【炮制】槐花炭:將凈槐花入鍋內,炒至焦黑色,存性,略噴清水,取出晾幹。
【性味】苦,涼。
①《日華子本草》:"味苦,平,無毒。"
②《滇南本草》:"味苦澀,性寒。"
③《綱目》:"味苦,氣涼。"
④《本草求原》:"苦鹹,寒。"
【歸經】入肝、大腸經。
①《本草匯言》:"入手陽明、足厥陰經。"
②《藥品化義》:"入肺、大腸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用主治】清熱,涼血,止血。治腸風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風熱目赤,癰疽瘡毒。並用於預防中風。
①《日華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殺腹藏蟲及熱,治皮膚風,並腸風瀉血,赤白痢。"
②《醫學啟源》:"涼大腸熱。"
③《綱目》:"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崩中漏下。"
④《本草正》:"涼大腸,殺疳蟲。治癰疽瘡毒,陰瘡濕癢,痔漏,解楊梅惡瘡,下疳伏毒。"
⑤《醫林纂要》:"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
⑥《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⑦《本草求原》:"為涼血要藥。治胃脘卒痛,殺蛔蟲。"
⑧《東北藥植誌》:"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宜忌】脾胃虛寒者慎服。
【選方】①治大腸下血:槐花、荊芥穗等分。為末,酒服一錢匕。(《經驗方》)
②治臟毒,酒病,便血:槐花(半兩炒,半兩生),山梔子一兩(去皮,炒)。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食前服。(《經驗良方》槐花散)
③治暴熱下血:生豬臟一條,洗凈,控幹,以炒槐花末填滿紮定,米醋炒,鍋內煮爛,擂,丸彈子大,日幹。每服一丸,空心,當歸煎酒化下。(《永類鈐方》)
④治諸痔出血:槐花二兩,地榆、蒼術各一兩五錢,甘草一兩。俱微炒,研為細末,每早晚各食前服二錢。氣痔(因勞損中氣而出血者)人參湯調服;酒痔(因酒積毒過多而出血者)陳皮、幹葛湯調服;蟲痔(因癢而內有蟲動出血者)烏梅湯調服;脈痔(因勞動有傷,痔竅血出遠射如線者)阿膠湯調服。(《杜氏家抄方》)
⑤治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下。(《篋中秘寶方》)
⑥治血淋:槐花燒過,去火毒,杵為末。每服一錢,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⑦治血崩:陳槐花一兩,百草霜半兩。為末。每服三、四錢,溫酒調下;若昏憒不省人事,則燒紅秤錘淬酒下。(《良朋匯集》槐花散)
⑧治白帶不止:槐花(炒)、牡蠣(煆)等分。為末。每酒服三錢,取效。(《摘元方》)
⑨治衄血不止:槐花、烏賊魚骨等分。半生半炒,為末,吹鼻。(《世醫得效方》)
⑩治吐血不止:槐花不拘多少。火燒存性,研細,入麝香少許。每服三錢匕,溫糯米飲調下。(《聖濟總錄》槐香散)
⑾治舌出血不止,名曰舌衄:槐花,曬幹研末,敷舌上,或火炒,出火毒,為末敷。(《奇效良方,,槐花敢)
⑿治赤白痢疾:槐花(微炒)三錢,白芍藥(炒)二錢,枳殼(麩炒)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匯言》)
⒀治疔瘡腫毒,一切癰疽發背,不問已成未成,但焮痛者皆治:槐花(微炒)、核桃仁二兩,無灰酒一鐘。煎千余沸,熱服。(《醫方摘要》)
⒁治瘡瘍:槐花二合,金銀花五錢。酒二碗煎服之,取汗。(《醫學啟蒙》槐花金銀花酒)
⒂治楊梅瘡,棉花瘡毒及下疳,初感或毒盛經久難愈者:槐花蕊(揀凈,不必炒),每食前清酒吞下三錢許,早中晚每日三服。如不能飲酒,滾水鹽湯俱可送下。(《景嶽全書》)
⒃治中風失音:炒槐花,三更後仰臥嚼咽。(《世醫得效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銀屑病
取槐花炒黃研成細粉,每次1錢,每日2次,飯後用溫開水送服。亦可將槐花制成蜜丸內服,劑量同上。臨床觀察53例,痊愈6例,顯著進步22例,進步19例,無效6例。此藥對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藥時加用維生素B1,B6可以緩解。也有部分病人開始有腹瀉,幾天後自行消失,因此服藥宜從小劑量開始,2~3天後加至全量。
②治療頸淋巴結結核
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黃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約10克)。服藥期間禁止服糖。臨床治療30多例,均獲治愈。
③治療暑癤
用幹槐花米1~2兩,加水1500毫升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藥汁可反復加熱,1日洗2~3次。同時將藥渣搗爛如泥敷於患部。一般用藥1~2日後局部即可消腫而愈。
④註意過敏反應
曾報告1例小兒,因口含槐花後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發燒,顏面、頸及四肢皮膚潮紅,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壓不退,瘙癢,刺痛,面頰及頸前區有直徑約0.5厘米圓形隆起的白色水泡和片狀糜爛,並有少許滲液;斑貼試驗陽性。初用苯海拉明治療效果不佳,後改給氫化考的松而漸恢復。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