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母丁香功效和作用

母丁香 母丁香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母丁香
(《雷公炮炙論》)
【異名】雞舌香(《抱樸子》),亭炅獨生(《酉陽雜俎)),雌丁香(《本草蒙筌》)。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實。植物形態詳"丁香"條。
【采集】果實將成熟時采收,曬幹。
【藥材】幹燥果實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約2~3厘米,直徑約0.6~1厘米。外表呈褐色,或帶有土紅色粉末,粗糙,多細皺紋,上端宿萼有4裂片。質堅脆,破之常縱裂為2瓣,內藏少數種子(因種子來成熟,故多已幹癟,不易察見)。氣微香,味辛辣。
【性味】辛,溫。
①《別錄》:"微溫。"
②《藥性論》:"味辛,無毒。"
【功用主治】溫中,散寒。治暴心氣痛,胃寒嘔逆,風冷齒痛,牙宣,口臭,婦人陰冷,小兒疝氣。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②陶弘景:"療惡核毒腫。"
③《蜀本草》:"療嘔逆甚驗。"
④《本耳圖經》:"療口臭最良,治氣亦效。"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研末。外用:研末調敷或作栓劑。
【宜忌】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郁金。"
②《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選方】①治暴心氣痛:雞舌香末,酒服一錢。(《肘後方》)
②治胃冷嘔逆,氣厥不通:母丁香三粒(椎碎),陳橘皮一枚(全者,湯浸去白,焙)。上二味,用水一盞,煎取半盞,去滓熱呷。(《聖濟總錄》)
③治小兒冷疳,面黃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為末,乳汁和蒸二次,姜湯服之。(《衛生易簡方》)
④治風冷乘於齒間,發歇疼痛。口氣宣露:雞舌香、射於各一兩,麝香(細研)一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入麝香再拌和令勻。每用少許揩齒,良久以溫湯漱口。(《聖濟總錄》雞舌香散)
⑤治齲齒:雞舌香煮汁含之。(《姚僧坦集驗方》)
⑥治婦人難產:母丁香三十六粒.滴乳香三錢六分。為末,同活兔膽和杵千下,丸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頤真堂經驗方》如意丹)
⑦治陰冷:母丁香為末,縫紗囊如小指,實末,納陰中,中病便已。(《本草衍義》)
【臨床應用】治療小兒疝氣
取母丁香粉適量撒在獨角蓮膏藥上,貼於患處。每隔1~2天換-次,至病愈為止。觀察19例,15例痊愈,3例好轉,1例無效。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母草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母菊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