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骨
(《別錄》)
【來源】為兔科動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動物形態詳"兔肉"條。
【性味】①《藥性論》:"味甘。"
②《四川中藥誌》:"性平,味甘酸,無毒。"
【功用主治】治消渴,頭昏眩暈,疥瘡。
①《別錄》:"主熱中消渴。"
②《本草拾遺》:"主久疥,醋磨敷之。"
③《日華子本草》:"治瘡疥,刺風。"
④《綱目》:"煮汁服,止霍亂吐利。"
⑤《四川中藥誌》:"治頭昏眩暈,瘋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4~6錢;或泡酒。外用:醋磨塗敷。
【選方】①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骨和大麥苗煮汁服。(《海上集驗方》)
②治頭昏眩暈:兔骨、響鈴草、昏雞頭,天麻。水煎服。(《四川中藥誌》)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