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蛤蚧功效和作用

蛤蚧 蛤蚧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蛤蚧
(《雷公炮炙論》)
【異名】蛤蟹(《日華子本草》),仙蟾(《綱目》),大壁虎(《中藥誌》),蚧蛇、德多、握兒、石牙(《廣西中藥誌》)。
【來源】為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全體。
【動物形態】蛤蚧
形如壁虎而大,全長20余厘米。頭部較大,呈三角形;吻端凸圓;鼻孔近吻端;耳孔橢圓形;眼大,突出;口中有許多小齒。全身生密鱗,上唇鱗12~14,第1片達鼻孔;吻鱗寬,其後緣有3片較大的鱗,頭及背面鱗細小,成多角形;尾鱗不甚規則,近長方形,排成環狀;大而突起的鱗片成行的鑲嵌在小鱗片中,行距間約有3排小鱗,分布在軀幹部的有10~12縱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側有3對隆起的鱗;胸腹部鱗較大,均勻排列成覆瓦狀。指、趾間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單行褶襞皮瓣,除第1指、趾外,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股孔20余枚,左右相連。尾基部較粗,肛後囊孔明顯。體背紫灰色,有磚紅色及藍灰色斑點;浸液標本成為深淺相間的橫斑,背部約有7~8條,頭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淺相間的環紋7條,色深者較寬;腹面近白色,散有粉紅色斑點。尾易斷,能再生。
多棲於山巖及樹洞中,或居於墻壁上,晝伏夜出,動作敏捷。捕食昆蟲,有時也捕食壁虎、小鳥及蠅類等動物。分布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采集】一般在5~9月間捕捉。主要方法:①光照:晚間乘蛤蚧外出覓食時,用較強的燈光照射,蛤蚧見強光則立即不動,便可捕獲。②引觸:用小竹竿一端紮上頭發,伸向石縫或樹洞中引觸,蛤蚧遇發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籠中。③針刺:在竹竿上紮鐵針,乘蛤蚧夜出時刺之。蛤蚧捕得後,用錘擊斃,剖腹取出內臟,用幹布抹幹,再以竹片將其四肢、頭、腹撐開,並用白紙將尾固定於竹片上,以防脫落,然後用微火焙幹。
【藥材】幹燥的全體,固定於竹片上而呈扁片狀。頭部及軀幹長10~15厘米,尾長10~14厘米;腹背部寬6~10厘米。頭大,扁長,眼大而凹陷成窟隆,眼間距下凹呈溝狀。角質細齒密生於顎的邊緣,無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銀灰色,並有灰棕色或灰綠色的斑點,脊椎骨及兩側肋骨均呈脊狀突起,全身密布圓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澤的細鱗。四肢指、趾各5,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尾細長而結實,上粗下細,中部可見骨節,色與背部同。質堅韌,氣腥,味微鹹。以體大、肥壯、尾全、不破碎者為佳。
主產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過去曾發現-種偽蛤蚧,與蛤蚧外形相似,其不同點為:頭部較小,齒生於顎內,並有大牙。眼細小而近閉合;背部有紅黃色斑點;背部鱗片極細小,指、趾底面無吸盤。不能作蛤蚧使用。
【藥理作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長正常雌小鼠的動情期,對去卵巢鼠則可出現動情期,並使子宮及卵巢(正常小鼠)重量增加。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為指標,蛤蚧(品種未註明)提取液表現雄性激素樣作用,其效力較蛇床子、淫羊藿、海馬為弱。
【炮制】蛤蚧:除去竹片,截去頭足及鱗(無尾者揀去不用),切成小方塊,酒蛤蚧:取蛤蚧塊用黃酒浸漬後微火焙幹。焙幹後,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稱為"蛤蚧尾"。(每蛤蚧10對,用黃酒半斤)
①《雷公炮炙論》:"蛤蚧,其毒在眼,須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兩重紙緩焙令幹,以瓷器盛,懸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傷尾也。"
②《日華子本草》:"蛤蚧,合藥去頭足,洗去鱗鬣內不凈,以酥炙用良。"
【性味】鹹,平。
①《開寶本草》:"味鹹,平,有小毒。"
②《本經逢原》:"甘成,溫,小毒。"
【歸經】入肺、腎經。
①《本草經疏》:"入手太陰、足少陰經。"
②《本草匯言》:"入手太陰、厥陰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功用主治】補肺益腎,定喘止嗽。治虛勞,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陽痿。
①《海藥本草》:"療折傷,主肺痿上氣,咯血咳嗽。"
②《日華子本草》:"治肺氣,止嗽,並通月經,下石淋及治血。"
③《開寶本草》:"主久肺勞,療咳嗽,下淋瀝,通水道。"
④《本草衍義》:"補肺虛勞嗽有功。"
⑤《綱目》:"補肺氣,益精血,定喘止嗽,療肺癰消渴,助陽道。"
⑥《本草再新》:"溫中益腎,固精助陽,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宜忌】外感風寒喘嗽忌服。
①《本草經疏》:"咳嗽由風寒外邪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陰虛火動,風邪喘嗽,二者禁用。"
【選方】①治虛勞咳嗽及肺壅上氣: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黃),貝母一兩(煨微黃),紫菀一兩(去苗、土),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皂莢仁一兩(炒令焦黃)。桑根白皮一兩(銼)。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棗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莧菜。(《聖惠方》蛤蚧丸)
②治肺勞咳嗽:蛤蚧一對(用醋少許塗,炙令亦色),白羊肺一兩(分為三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黃連一分。上藥除羊肺外,搗細羅為散,先將羊肺一分,於沙盆內細研如膏,以無灰酒一中盞,暖令魚眼沸,下羊肺,後入藥末三錢,攪令勻,令患者臥,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勿太急。(《聖惠方》蛤蚧散)
③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對(雌雄頭尾全者,凈洗,用法酒和蜜塗炙熟),人參一株(紫團參)。上二味,搗羅為末,熔蠟四兩,濾去滓,和藥末,作六餅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盞,投藥一餅,趁熱,細細呷之。(《聖濟總錄》獨聖餅)
④蛤蚧一對連尾,塗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細末,加東北紅參等量,共研勻,蜂蜜煉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兩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虛咳喘。
⑤蛤蚧焙幹10克,黨參、山藥、麥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兩次,溫開水送服,治久咳肺癆。
⑥人參蛤蚧酒:蛤蚧一對連尾,放火上烤熟,人參(或紅參)10-20克,同浸於2000克米酒中,七日後開始飲用,每日酌量飲20-50毫升。有補腎壯陽,益氣安神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陽痿早泄,肺虛咳喘,夜多小便等癥。
【名家論述】①《綱目》:"昔人言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蛤蚧補肺氣,定喘止渴,功同人參,益陰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勞損痿弱,許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補也。劉純雲,氣液衰,陰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雲,定喘止嗽,莫佳於此。"
②《本草經疏》:"蛤蚧,其主久肺勞咳嗽、淋瀝者,皆肺腎為病,勞極則肺腎虛而生熱,故外邪易侵,內證兼發也。蛤蚧屬陰,能補水之上源,則肺腎皆得所養,而勞熱咳嗽自除;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氣清,故淋瀝水道自通也。"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葛葉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蛤蜊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