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荊芥功效和作用

荊芥 荊芥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中文名】荊芥(《吳普本草》)
【類別】全草類
【異名】假蘇、鼠蓂(《本經》),姜蘇(《吳普本草》),穩齒菜(《滇南本草》),四棱桿蒿(《中藥誌》)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全草。
【植物形態】荊芥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基部稍帶紫色,上部多分枝,全株被短柔毛,葉對生,羽狀深裂,莖基部的葉裂片5;中部及上部的葉裂片3~5,線形或披針形,長1.5~2厘米,寬2~4毫米,全緣,兩面均被柔毛:下面具凹陷腺點,穗狀輪傘花序,多密集於枝端,長3~8厘米;苞片葉狀,線形,長亂0.4~1.7厘米,綠色,無柄;花萼鐘形,長約3毫米,距縱脈5條,被毛,先端5齒裂;花冠淡紫色,2唇形,長約4毫米,上唇2裂,下唇較大,3裂;雄蕊4,2強;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頭2裂。小堅果4,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毫米,棕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荊芥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秋季花開穗綠時割取地上部分,曬幹。亦有先單獨摘取花穗,再割取莖枝,分別曬幹,前者稱"荊芥穗",後者稱"荊芥"。
【藥材】幹燥的全草,莖方形,四面有縱溝,上部多分枝,長45~90厘米,直徑3~5毫米;表面淡紫紅色,被有短柔毛。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呈黃色,皺縮卷曲,破碎不全;質脆易脫落。枝頂著生穗狀輪傘花序,呈綠色圓柱形,長7~10厘米;花冠多已脫落,只留綠色的萼筒,內有4個棕黑色的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淺紫色、莖細、穗多而密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江蘇、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同屬植物裂葉荊芥東北等地亦作荊芥使用。裂葉荊芥的形態與上種相似,唯葉的最終裂片較寬,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穗較大而疏;苞片卵圓形,帶紫紫色;花冠藍紫色,比萼片長1/2。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1.8%,油中主成分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檸檬烯。
【藥理作用】用人工發熱的家兔,口服荊芥煎劑與浸劑2克(生藥)/公斤,無甚解熱作用。在體外,高濃度(1:100)有抗結核桿菌之作用。
【炮制】荊芥:揀凈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哂幹,炒荊芥: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荊芥穗方法同)。荊芥炭: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噴清水,取出曬幹(荊芥穗炭方法同)。
【性味】辛,溫。
①《本經》:"味辛,溫。"
②《醫學啟源》:"氣溫,味辛苦。"
【歸經】入肺、肝經。
①《綱目》:"入足默陰經氣分。"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二經。"
③《本草匯言》:"足厥陰、少陽、陽明經。"
【功用主治】發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散之力較強。
①《本經》:"主寒熱,鼠瘺,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
②《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歪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③孟詵:"產後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④《食療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⑦《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⑨《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宜忌】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①《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②《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③《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④《本草經巰》:"痛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勿誤入。"
【選方】①治風熱頭痛:荊芥穗、石膏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永類鈐方》)
②治頭目諸疾,血勞,風氣頭痛,頭旋目眩:荊芥穗為末。每酒服三錢。(《眼科龍木論》)
③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後溫服。(《局方》荊芥湯)
④治一切風,口眼偏斜: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處砂盆內研,生絹絞汁於磁器內,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將二分滓日幹為末,以膏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動風物。(《經驗後方》)
⑤治大便下血:㈠荊芥,炒,為末。每米飲服二錢,婦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餛飩食之。(《經驗方》)
㈡荊芥二兩,槐花一兩。炒紫為末。每服三錢,清茶送下。(《簡便單方》)
⑥治產後血暈,築心,眼倒,風縮欲死者:幹荊芥穗,搗篩。每用末二錢匕,童子小便一酒盞,調熱服,口噤者挑齒,閉者灌鼻中。(《本草圖經》)
⑦治小便尿血:荊芥、縮砂,等分。為末。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瀕湖集簡方》)
⑧治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簡便單方》)
⑨治癃閉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疼,無問新久: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穗(大便不通減半),等分。各別為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下,臨時加減服。(《宜明論方》倒換散)
⑩治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等分。為末,熟地黃熬膏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匯言》)
⑾治風毒寡癧、赤腫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荊芥穗四兩。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服之,日三服。(《聖惠方》)
⑿治腳椏濕爛:荊芥葉搗敷之。(《簡便單方》)
【臨床應用】治療皮膚瘙癢癥
取凈荊芥穗一兩,碾為細面,過篩後裝入紗布袋內,均勻地撒布患處(如範圍廣,可分片進行),然後用手掌來回反復的揉搓,磨擦至手掌與患部發生熱感為度。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及一切皮膚瘙癢病,輕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名家論述】①《綱目》:"荊芥,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於祛風邪,散瘀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
②《本草經疏》:"假蘇,入血分之風藥也,故能發汗;其主寒熱者,寒熱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則寒熱自愈。鼠瘺由熱結於足少陽、陽明二經火熱郁結而成,瘰癧為病亦屬二經故也。生瘡者,血熱有濕也,涼血燥濕,瘡自脫矣。破結聚氣者,辛溫解散之力也。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溫以行之之功用也。痹者,風寒濕三邪之所致也,祛風爆濕散寒,則濕痹除矣。""荊芥,風藥之辛溫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
③《本草匯言》:"荊芥,輕揚之劑,散風清血之藥也。…凡一切風毒之證,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際,以荊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勢,以荊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風,苦溫可以清血,為血中風藥也。"
④《本草備要》:"荊芥,功本治風,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風木之臟,即是藏血之地也。李士材曰,風在皮裏膜外,荊芥主之,非若防風能入骨肉也。"
⑤張壽頤:"荊芥,治風熱在表在上諸癥,能泄肺熱而達皮毛,風熱咳嗽宜之,風熱外感頭痛寒熱,亦是主藥。又入血分,清血熱,能治咽、喉、口、舌、發頤、大頭諸癥,亦治瘡瘍、風疥、瘰癧,吐衄,下血,崩漏,能澈上澈下,散結導瘀,厥功甚多,而亦甚捷,誠風熱血熱之一大法王,不可以其微賤易得而忽視之。然古法每謂產後中風,口噤發痙,角弓反張,血暈不醒,有豆淋酒法,以防風、羌活、荊芥等藥,炒研為末,另以黑大豆妙熱,酒淋乘熱調藥沖服。意謂此是產後猝受外風,故宜風藥酒服,溫升疏散之法,無論何書,往往稱為大效,甚且托名於華元化,稱之為華陀愈風散。不知產後噤厥,角弓反張,純是陰脫於下,陽浮於上,雖曰中風,明是內動之風,上升沖腦,以致知覺運動頓失其常,鎮而降之,猶恐不濟,妄投風藥,加以熱酒,是為教猱升木,火上添油,殺之尤逮,安得有效之理,此皆古人誤認內風作外風之治法。…惟荊芥炒黑,則輕揚疏散之性已失,而黑能入血,可以止血之妄行,若產後去血過多,陰不涵陽,暈厥昏瞶者,用童便調灌,則又能立定其氣血沖腦之變,是為一舉兩得,卻是佳方,此不可與豆淋酒之法作一例觀也。"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京大戟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荊芥根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