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草藥大全 >鸛骨功效和作用

鸛骨 鸛骨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鸛骨
(《別錄》)
【來源】為鸛科動物白鸛的骨胳。
【動物形態】白鸛(陶弘景),又名:冠雀(《後漢書》),鸛雀、負釜、黑尻、背竈、皂裙(陸璣《詩疏》),鸛(《別錄》),老鸛、撈魚鸛。
體長約120厘米。嘴形粗健,長直而略側扁,角黑色,先端漸形尖細,色亦較淡。虹膜淡粉紅而外圈黑色;眼周及頦囊的裸出部朱紅。全體大多白色;肩羽、翼上覆羽、初級和次級飛羽均呈光輝黑色,大部分外翈呈銀輝色。腳長,暗紅色,脛下部裸出;趾長居中,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連著,後趾位置不較他趾為高,爪短鈍。
活動於開闊沼澤和潮濕草地上,夜宿高樹,常集群生活。繁殖於我國北方地區,至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地區越冬。
本動物的肉(鸛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①《別錄》:"味甘,無毒。"
②《藥性論》:"大寒。"
【功用主治】治癆瘵,胸腹痛,喉痹,蛇咬。
①《別錄》:"主鬼蠱諸疰毒,五屍心腹疾。"
②《藥性論》:"治屍疰、鬼疰腹痛。炙令黃,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③《本草拾遺》:"腳骨及嘴主喉痹,蛇虺咬,及小兒閃癖,大腹痞滿,並煮汁服之,亦燒為黑灰飲服。"
【選方】治積聚,胸痛連背,走無常處,或在藏,或腫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鸛骨三寸,雄黃、莽草、丹砂(一作"丹參")、牡蠣(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蘆、桂心、野葛各二分,斑貓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芫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為度。(《千金方》鸛骨丸)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個: 貫眾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個: 鸛肉的功效和作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